当前位置: 嘉禾县 >蓝山县简介
时间:2020/8/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蓝山县,湖南省永州市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边陲,南岭山脉中段北侧,有“楚尾粤头”之称,是湘西南通往广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蓝山地处九嶷山东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岗、平区相互交错,以山地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县。蓝山县东与临武县接壤,南与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连州市毗邻,西与宁远县交界,北接嘉禾县,从县城沿永连公路南行33公里及至广东省界。蓝山县北上长沙公里,南下广州公里,省道、、线交汇相通。

年蓝山县荣获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年度,蓝山县被评为“湖南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年,蓝山县进入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十强。

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蓝山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中文名称

蓝山

外文名称

Lanshan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湖南省永州市

下辖地区

8个镇、6个民族乡

政府驻地

塔峰镇城东路号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湖南省南部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

39.37万(年)

方言

西南官话、湘南土话、勉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传芳塔、蓝山国家森林公园、高塘坪水库

车牌代码

湘M

行政代码

建制沿革

编辑

蓝山历史悠久,建县已有多年的历史

蓝山风景

。竹管寺横江砠出土的石斧、石凿、石箭和陶片等文物证明,早在夏商前,县境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乃虞舜南巡过化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县境属楚。汉高祖五年(前年)建县,名南平,隶属桂阳郡。

隋炀帝大业三年()年,并入临武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复置南平县,属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隶属桂阳郡。宋真宗景德三年(),属桂阳监。

元属桂阳路。明洪武元年(),属郴州。二年,属桂阳府;九年,属衡州府桂阳州。

清属桂阳州。民国3年(年),属衡阳道;民国11年直属湖南省;民国26年,湖南省分为9个行政督察区,蓝山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蓝山先后隶属于郴州专区、湘南行政公署、郴州专区、零陵专区、零陵地区、永州市。

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蓝山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位置境域

蓝山县位于南岭山脉中段北侧,东接郴州临武县,南界江华瑶族自治县及广东连州市,西邻宁远县,北交郴州嘉禾县。地处东经°54′~°27′,北纬25°01′~25°37′之间。南北长67千米,东西宽55千米。县境地处东经°54′15″~°2′08″,北纬25°01′02″~25°37′08″;东西最宽55公里,南北最长67公里。蓝山县总面积0.14平方公里。[6]

气候地貌

蓝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8℃。复杂的地质地貌、肥沃的土壤、温湿的气候,赋予了蓝山秀丽的山光水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蓝山地处九嶷山东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岗、平区相互交错,以山地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县。

水文

蓝山县风光(20张)

蓝山县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发源地,水系发达,5公里以上或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69条。水能理论蕴藏量21.2万千瓦,年平均地表水经流量18.亿立方米,地下水每年平均水量为3.亿立方米。年平均水资总量23.亿立方米,人平立方米,是湖南省每年人平水量立方米的2.29倍,为中国人平立方米的2.67倍。每亩耕地拥有地表水量立方米,为永州市亩平立方米的1.78倍。[7]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

至年,蓝山县耕地面积23.99万亩,其中水田18.85万亩,旱土5.14万亩,人平耕地0.7亩。

矿产

蓝山已探明矿产有铁、锰、铅、锌、铀、铜、硅石等24种,黑土型锰铁矿储量达1.5亿吨以上,矿藏总值名列永州市第二,其黑土状铁锰矿则名列湖南省第一。[7]

森林

蓝山县境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享有“荟蔚苍翠,浮空如蓝,百里森林,封殖广远”,“樵富竹林”之美誉。境内盛产松、楠竹、桉树,有水杉、银杏、黄杉、斑竹、龙竹等38种珍稀植物,森林覆盖率达72%。至年,蓝山县林业用地.5公顷,占蓝山县总面积的79.65%,森林蓄积.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52%,是湖南省的重点林区县。毛俊镇火市办事处大汉口等丘陵区的桉树,发展到1万余亩,为蓝山县工业原料林的基地。

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年12月31日,蓝山县辖6个镇、3个乡、6个民族乡、5个国有林场。

分别是:塔峰镇、竹管寺镇、毛俊镇、楠市镇、所城镇、新圩镇、祠堂圩乡、土市乡、太平圩乡、汇源瑶族乡、犁头瑶族乡、浆洞瑶族乡、紫良瑶族乡、大桥瑶族乡、荆竹瑶族乡、蓝山荆竹林场、蓝山浆洞林场、蓝山南岭林场、蓝山原种场、蓝山黄毛岭茶场。[8]

年,根据永州市蓝山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减少1个镇,现辖塔峰、楠市、土市、新圩、太平圩、毛俊、所城、祠堂圩8个建制镇,湘江源、犁头、大桥、荆竹、汇源、浆洞6个瑶族民族乡。总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39.97万人。

人口年末总人口39.37万人,常住人口33.09万人。

蓝山县人口统计简表()   乡镇名称人口(单位:人)塔峰镇竹管寺镇毛俊镇楠市镇新圩镇祠堂圩乡土市乡太平圩乡汇源瑶族乡犁头瑶族乡浆洞瑶族乡紫良瑶族乡大桥瑶族乡荆竹瑶族乡蓝山荆竹林场蓝山浆洞林场蓝山南岭林场蓝山原种场44蓝山黄毛岭茶场

交通

蓝山县位于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接壤,交通较为便利。G55二广高速、G76厦蓉高速在蓝山县境内交汇,分别贯通南北东西,永连公路穿越全境,连接湖南与广东两省。

经济

编辑

“十一五”的五年里,蓝山县地方生产总值由29.13亿元增加到67.79亿元,年均增长13.9%,人均GDP达到5元,是年的2.15倍;财政总收入由1.58亿元增加到4.05亿元,年均增长2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加到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年均分别增长14.0%和16.8%

年,蓝山县地区生产总值66.27亿元,增长11.8%,比湖南省平均增速快0.5个百分点,比永州市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7.04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增长1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元,增长12.3%。蓝山县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9.9:39.9:40.2转变为18.9:40.8:40.3,二产业比重提高了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5.0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7%,比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47.8%和41.8%。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4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9.44亿元,增长12.2%,占GDP的比重为74.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年全年蓝山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78.2亿元、增长10.8%;规模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16.6%;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63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4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5.01亿元、增长19.95%,公共财政支出12.98亿元、增长17.8%,其中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13%。

农业

蓝山县南部山岭连绵,山区盛产松、杉和楠竹,并有水杉、银杏、黄杉、楠木、斑竹、方竹、龙竹等38种珍稀植物,林间山溪有娃娃鱼、猕猴、猴面鹰、香獐、麂子等珍稀动物60余种。中北部耕地宽广,土地肥沃,是蓝山县粮食、油茶、茶叶、烤烟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地。

年蓝山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万元,增长6.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万元,增长4.3%。蓝山县粮食种植22.04千公顷,增长2%;油料种植7.23万亩,增长1.68%;蔬菜种植7.63万亩,增长9.9%。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总产吨,增长1.69%。烟叶产量吨,增长7.9%。家禽出笼.74万羽,增长4.39%,水产品产量吨,增长10.7%。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万元,增长42.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4.63万千瓦,增长4.6%,蓝山县机耕面积达27.75万亩,增长8.8%。

工业

年,蓝山县完成工业总产值88.68亿元,增长16.5%,工业增加值25.01万元,增长15.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5.59亿元,增长17.1%。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实现4.28亿元,增长21.3%;重工业增加值实现11.31亿元,增长16.7%。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6.44亿元,增长18.6%。蓝山县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3.38亿元,增长19.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万元,增长1.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增长2.1%。[2]

固定资产投资

年,蓝山县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万元,增长35.2%。在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万元,增长64.2%;非国有投资占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8%。在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万元,减少60.6%;第二产业投资万元,增长21.6%;第三产业投资万元,增长65.6%。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增长%。蓝山县工业投资万元,增长17.7%,占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技术改造投资万元,增长16.7%,占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9%。年蓝山县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万元,增长15.3%,房地产业完成投资万元,增长%,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2.59万平方米,增长%。

内外贸易

年,蓝山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增长15.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万元,增长1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元,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万元,增长15.5%;住宿和餐饮零售额万元,增长17.5%。

蓝山县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增长%。其中,出口万美元,增长.6%;进口万美元,增长26%。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蓝山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增长31.8%,实际到位内资26.2亿元。

财政

年,蓝山县完成财政总收入万元,增长24.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24.8%;国税完成万元,增长26.1%;地税完成万元,增长19.8%;财政完成万元,增长30.8%。年财政总支出万元,增长21%。其中财政涉农支出万元,增长42.5%;科技三项经费支出万元,增长1.3%。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文化

截止到年底,拥有普通中学27所,其中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小学21所,小学教学点个。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初中毛入学率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人,小学在校学生人,减少6.5%

截止到年底,蓝山县拥有乡镇文化站9个,文化馆1所,文物管理所1所,图书馆1所。文物藏品件,其中一级1件,二级17件,三级51件,图书馆藏书册。新华书店出售各类出版物.8万册,增长8.9%。[10]

医疗卫生

截止到年底,蓝山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个(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室),医院、卫生院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各1所,拥有床位总数张,比上年增加张。蓝山县卫生工作人员人(不含乡镇卫生院在村卫生室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村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33.09万人。

人民生活

年末蓝山县就业劳动力18.14万人,增加1.02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年,蓝山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人,新增,比上年增6.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人,增长10.6%;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人。全年投入城市低保资金万元,保障对象人;投入农村低保资金元,保障对象人,城市低保资金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率均为%。

旅游

编辑

蓝山位于南岭山脉腹地的九嶷山东麓,境内有塔下寺风景区、舜帝南巡踪迹游览区、瑶族民俗风情游览区、南风坳避暑休闲风景区、通心岩地下溶洞探险游览区、太平石磳游览区。此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虎溪古民居群落、饱经沧桑的凉亭风雨桥、石柱秀峰、瑶家吊脚楼、板塘自然保护区的神奇斑竹、红军长征过境时留下的标语口号等。

景点

塔下寺

塔下寺,原名回龙寺,明万历前称净住寺,因传芳塔建于寺中,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塔下寺。传说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修葺。而传芳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到万历元年()才建成,历时15年。

高塘坪

高塘坪,与九嶷山相邻,为蓝山县自然资源保护区,地域广大,平均海拔0米,最高海拔米,自然景点分布其间。近处国家兴建的高塘坪水库库容0万立方米。

蓝屏虎溪村

蓝屏虎溪村位于蓝山县境西北与宁远县交界之地,紧靠宁蓝古圩场。因村后石山如虎形,溪水潺流不绝,故村以“虎溪”为名。唐宋年间始有谢姓人居住,明末清初黄姓人迁居于此,至今已历千年,全村约人,绝大多数为黄姓。其古建筑群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左右及祠后依次修建,显示出浓郁的古代湘南居民建筑特色。

特产

蓝山粑粑油茶

粑粑油茶是蓝山特有的传统名点,以辣、香、甜、脆、味美著名。粑粑系用本地产的优质糯米制做,油炸成鸽蛋大小,每碗盛十至十二个,配以炒熟的花生米、黄豆、冻米等,面上稍撒点葱花,然后泡进滚开的油茶姜汤中,十分可口。蓝山人喝油茶,几百年来已相沿成习,节日喜庆,招待宾客,人们都要制作油茶

牛屎酒

蓝山“黑糊酒”俗称牛屎酒,极具当地特色。年,

牛屎酒

黑糊酒在中国食品饮料展销会上荣获金奖。所用原料和工艺均源于蓝山新圩等乡村,属绿色食品。

由于制作不便,再加上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这种酒显得极其珍贵。在蓝山,也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才会拿出这种酒来款待。

蓝山大白苦瓜

蓝山大白苦瓜是采用蓝山县本地品种鳝鱼苦瓜作父本、鲤鱼婆苦瓜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再从杂交后代连续8年进行定向择优选育而成的高科技良种,良种推广已达20多年。包括西藏、新疆和黑龙江(大棚蔬菜)等边远省区,推广范围之广达到了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

金柑

金柑,在华南数省和长江流域均有分布。湖南省蓝山县栽培金柑已有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多亩,为湖南省重要的金柑生产地。

蓝山金柑,又名蓝山金弹,为大果型良种。金柑果实,有特殊芳香,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宜加工成金钱桔饼、金钱花或金钱罐头等。

城市荣誉

年蓝山县荣获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年度,蓝山县被评为“湖南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年8月15日,蓝山县进入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十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fc/67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