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陆俨少

(.06.26-.10.23)

名砥,字俨少,以字行,改字宛若,上海嘉定人。

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

工诗文,善书法,尤精山水,间作花卉、人物,也多妙笔。为一代艺术大师。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

自上海嘉禾拍卖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九期《风流今见》—陆俨少大师作品专场,也是上海嘉禾推出的具有公司特色的独创品牌专场,历来备受藏家瞩目。

此次上海嘉禾春拍将隆重推出《风流今见》—陆俨少大师作品专场第十期。

上海嘉禾一直以来都对拍品秉持严谨的态度,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藏家,在年5月24-25日的上海嘉禾春拍公开征集活动中,特地邀请了陆俨少大师的哲嗣陆亨先生为此次陆俨少专场作品审定严格把关,认真遴选。

陆亨先生在对上海嘉禾春拍陆俨少大师专场作品进行鉴定

“窃以为学画而不读书,定会缺少营养,流于贫瘠,而且意境不高,匪特不能撰文题画,见其寒俭也。我自己有一个比例,即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我于书法,所用功夫,不下于画画。”

——陆俨少

陆俨少(~)行书纸本立轴

尺寸80.5×44cm释文: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四分读书。题识:此予为学之道,长山同志以为可行,嘱书悬诸座右。陆俨少钤印:俨少、宛若出版:《陆俨少书画集》P-,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年。

注:此幅上款人为仝长山。

仝长山山东济南人,年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功读中国画山水专业,得师于陆俨少,王伯敏,童中焘等名家。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创作委员,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吉林省图书馆、日本日中友好会馆等处收藏。

陆俨少提出这个比例,其用意是学画不光是作画,还有画外的功夫。

第一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变化作者的气质,气质的好坏,是关于学好画的第一要事。

第二是三分写字。中国画注重骨法用笔,亦即首先研究笔的点画,一支毛笔,用好它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而写字是训练用笔的最好方法。

陆俨少提出三分画画,人或认为画的份量太少了一些。其实读书写字占去十分之七,终极都为画服务,所以画是不嫌其少了。

陆俨少石钟山设色纸本立轴庚申年作

尺寸:90×47cm题识:石钟山。石钟山状如覆钟,峭壁崔巍,下临江流,水激洞窍,声如钟鸣。其所命名,东坡居士辨之甚详。庚申六月,予来庐山,道出九江,遂获登眺。其地扼江湖之咽喉,两流来会于其下,清浊判然,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俨少写图并记于庐山牯岭。钤印:陆俨少、宛若、就新居、穆如馆出版:《陆俨少书画集》P,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风流今见-陆俨少作品集》P,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年。

关于钤印:“穆如馆”

陆俨少启用“穆如馆”斋名略微早于“就新居”,大约在年的10月。这一年的国庆节,陆俨少戴了四年半的“右派”帽子被摘除,他心情甚好,取《汉书》楚元王传穆生所说“醴酒不设,可以行矣”的含义,提醒自己向穆生学习,遇事要灵活些,见机行事。于是取“穆如馆”为斋名,并镌刻成印,钤于此后创作的作品上。这是陆俨少一生中的第三个斋名,与“就新居”一样,“穆如馆”也是陆俨少一生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斋名之一,它起用于上海复兴中路弄8号,延用于延安中路号,迁居杭州后“就新居”停用,“穆如馆”继续延用,前后历二十余年。

陆俨少是一代艺术大师,但是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释读他的斋号,便知其中滋味。印钤“穆如馆”、“就新居”,正是陆俨少启用两个斋名初始时所作,那是他生命的黄金时段啊,刚刚被摘除“右派”帽子,心情喜悦,所绘或秋山寂静,处士读书;或仙桥老树,骚客观棋;或放翁诗意,高人情怀;或瓦屋浮烟,渔舟泊岸,释放的都是美好心情,不留委屈山水间……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陆俨少此幅《石钟山》作于年,是其风格成熟时期的写生之作,画中碧波荡漾,水波线条灵动流畅,与其山峡险水的湍急水波画法不同,此作尽显祥和之态,一孤舟荡漾其中,充满生活气息。山石树木在用墨上创作了泼墨与积墨并用的手法,在画中不乏体现,他的浓墨与淡墨互相映衬中出现的山体,层次非常丰富,结构十分合理,令人赏心悦目。他的“泼积结合”墨法,不仅使画面上不同深浅枯浅的墨色过渡自然,还表现出了山中云雾缭绕时虚无缥缈的感觉,此亦乃用墨的一大境界。

谈到山水画构图,陆俨少先生曾说过:“我喜欢顶天立地的构图。山川那么大,纸那么小,画不下,所以最好将观看者的视线引到画幅的外面去,让人家去想象。每人的体验不同,想象也就不同,才有看头。雁荡山水,峡江山水,最适合这样去表现,所以我也就最爱画这两地的山水了。”

陆俨少峡江险水设色纸本镜片

尺寸:56.5×cm

题识:客路三千,恬波一色,八百整治之江路,非复往时行旅之畏途。予也曾经险水,再睹宏图眷焉,兴怀欣然命笔,俨少写并记。钤印:陆印、俨少、就新、江山如此多娇、穆如馆、燕因收藏展览:1.全国五大城市展览。2.陆俨少艺术馆展览。

关于钤印:“燕因收藏”

尹舒拉先生(陆俨少弟子)曾记载:

 陆先生见我来了,常常会把平时画好的画取出来要我为之盖章。有时盖到特别得意的作品,陆先生会用手指着师母(朱燕因),不声响。这时,我就知道应该盖那方“燕因收藏”的印了。陆先生和师母非常恩爱,我常常见到师母用大搪瓷茶缸为先生熨画,那时候电吹风是稀罕物。陆先生作画时,师母时守在边上,用手指指点点着说:“这里,这里加一块。”陆先生有时会按师母所指加一块,但大多时候总是自己画自己的,嘴里却应着:“好的,好的。”

局部欣赏

(一)

(二)

(三)

任意截取一局部皆为一部很精彩的作品!

在此幅峡江险水图中,其章法结构千变万化,标新立异,留白墨块於细微处,精妙极臻。云水掩映,气势恢宏,图中线条水流变化,漩涡暗流,层出不穷,韧练而有弹性,如在空中颤抖。似乎我们听到了惊涛骇浪与礁石的撞击声,和川江上船夫高亢的号子声,所组成的一部经典的,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整幅画面灵气横溢,色彩斑斓,格调高古,如身临其境,大有江山万里之盛!

陆俨少雁荡胜景设色纸本镜片一九七七年作

尺寸:71.5×35.5cm题识:雁荡崖嶂之异,有不求奇而奇者,无事修饰而峻整雄横,纯得自然,所以为胜。一九七七年九月,陆俨少并记。钤印:俨少、宛若、穆如馆

本幅《雁荡崖嶂》,展现了陆俨少浑厚雄健、沉着痛快的典型风格。画面以大刀阔斧的用笔和繁复的色墨状写出青山叠翠的雁荡胜景。此作构图由“取势”而下笔,胸有成竹、笔笔生发、步步为营,将静态的山水画得跌宕起伏,将连绵群峰画得宛如游龙,营造出排山倒海的雄浑气势。但见山石峰峦或陡立、或斜卧,险峻壮观;茂幽谷林,曲折迂回;飞瀑流泉,势如闪电。用笔饱满酣畅,老辣而醒目,有着水墨交融的流动感,达到了“元气淋漓障犹湿”的高超境界。故云水相植,厘然判别,既不相混淆,又映带呼应,相映成趣。咫尺画面,让人浮想联翩,显示了“陆家山水”的独特魅力。

陆俨少走过不少路,后北游归来,乃大开眼界,看到多种山的典型风貌,不同皴法,不同树法,以及山的走势,丘壑位置,参酌默记在心得百余幅宋元名画、前人笔墨及其位置经营,看他们如何观察实际,如何增损变法,创造新法,得到启发。于宋元书画领域里各家各派的笔墨技法,风格特征,经营位置,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

陆俨少(~)青城晓翠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尺寸:87×37.5cm题识:青城晓翠。画付京儿以清赏鉴,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宛翁于京师。钤印:陆俨少、宛若、穆如馆

注:此幅上款人为陆俨少之子陆京。

陆俨少《青城晓翠》作于年12月,此图构图别具匠心,大山流云飘渺无际。画面中,陡峭坡石随着树石、墨块的堆积,蜿蜒而上,淡赭石色晕染显示出坡石受光的一面,青绿处以示草木之盛。前树繁茂挺立环绕,远处树木云烟掩映,暗示前后空间关系,流云自左及右变幻无方。后山自然远退,丘壑深重之感顿生。加之左右云山所形成的视觉连续形成丰富的层次。上部色块突兀,此种构图令人叫绝,非陆俨少不可为。此作以传统山水画透视法,运用传统山水范式,表现出极为现代的一种山水空间关系。绘画场景壮阔宏大。此画笔势婉转飘逸,既重丘壑,也重笔墨,融细密于放纵。

一九三五年,陆俨少二十七岁时,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美展,展出故宫以及私人收藏历代名迹,其中精品一二百件。得此消息,欣喜若狂,特地去南京观看,住在表兄李维城家中,朝夕到场观看,前后十天左右,陆俨少先大体看一遍,然后择其优者一百幅,李唐《万壑松风图》、郭熙《早春图》、黄子久《富春山居图》、赵松雪《枯木竹石图》等等,早也看,晚也看,逐根线条揣摩其起笔落笔,用指头比划,闭目默记,做到一闭眼睛,此图就在目前,这样把近百幅画,都铭记在心。

陆俨少太行山色水墨纸本立轴年作

尺寸:82×50.5cm题识:太行之山,悬崖千尺。崇岩峭壁,崱屴相倚。径路绕通,时见村舍。北地沉雄,于此备见。一九七九年八月北戴河写,陆俨少并记。钤印:俨少、宛若、嘉定、穆如馆

陆俨少从清代“四王”的范畴,上溯到了宋元书画艺术的领域,然后又在扎实的传统功力和颇具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创造了“陆家山水”。其勾云、画水、墨块、留白,以及变幻莫测、精妙极臻的章法,创造了性地填补了传统的空白。

陆亨先生就曾在序言中说过:父亲坦言,他的画就是放在宋元里面,也是高手。

陆俨少(~)青城晚霭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尺寸:95×44cm题识:青城晚霭。川西松潘诸山蜿蜒东来,赵公号称大山,青城特其余派耳,四周层峦插云,环合回抱,如怀中明珠,故曰天下幽矣。一九八〇年二月,陆俨少写记。钤印:俨少、宛若、嘉定、庚申七十二、穆如馆

青城山自古便有“神仙都会”之称。根据《陆俨少自序》记载,陆俨少一生曾于年和年两游青城山,本幅《青城晓霭》写于年,光阴荏苒,昔日青城胜景。宛若历历在目,遂提笔铺纸,作此青城佳境。画面以大刀阔斧的用笔和繁复笔墨构成的块面凸显出山体雄奇俊秀之势,当为其晚年之佳构。

陆俨少(~)歌唱生产设色纸本镜片

尺寸:47×29.5cm题识:歌唱生产。钤印:陆俨少印收藏印:朱燕因珍藏印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陆俨少》P,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说明:此拍品为陆俨少夫人朱燕因旧藏。

朱燕因(b.),名朱端,字砚因,后改为燕因,浙江省海盐人。与陆俨少为表兄妹,自幼青梅竹马,年定婚,年结婚,婚后随丈夫迁居上海。年朱燕因经大藏书家高吹万介绍,跟随黄宾虹学画,黄宾虹收有不少徒弟,而与徒弟朱燕因合作的画作比较多。

陆俨少丽人行设色纸本立轴尺寸68×33cm

钤印:陆俨少、甘为牛、就新居

款识: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出版:1.《荣宝斋》年特刊p,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年出版。2.《胸中一段奇—陆俨少精品选集》上,p-,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3.《陆俨少画集》上p,人民美术出版社。

说明:背有陆俨少之子陆亨鉴定章:“陆亨审定”。

萧平题鉴:陆俨少先生《丽人行》真迹妙品。钤印:萧平。

萧平先生别署平之、戈父,生于四川重庆,祖藉江苏扬州,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后调江苏省国画院。潜心于古今书画真伪的辨识及中国书画史研究,又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书画鉴赏家。

在以往的几十年里,陆俨少经受了极不公平的待遇,他曾被错划右派,他以艺术支撑了他的生命,毫无怨言,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还不断研究山水画艺术。

“四人帮”彻底粉碎,国家政策开放,陆俨少迎来了他在艺术上的第二个春天,不久外交部、国务院、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都邀请他去北京作画,从此以后,中南海、国务院、天安门、我国许多驻外使馆、国际机场等都悬挂有他的巨幅画作。

陆亨老师曾回忆道:“八十年代末,父亲收到了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的邀请函,邀请他去纳尔逊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作为一个活着的东方人,能在纳尔逊博物馆开个人的展览会,这在纳尔逊博物馆是破天荒的。同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东宫博物馆、也收藏有父亲的作品,父亲为祖国、为民族争了光。他的一生不愧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到了晚年,父亲的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基本上都由我照顾安排。有一次,父亲对几位海外来的朋友说,“陆亨下得了厨房又上得了厅堂,我爱吃陆亨烧的菜”,除了一九五八年因父亲被打成右派去青海支边建设的三年之外,可以说我一直陪伴着父亲。

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父亲的艺术地位和作品的市场价位,还远远没有到应有的高度。”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管慧勇先生也曾说过“对于过世的艺术家来说,价值就是市场,所有在市场上作品价格高者,在艺术史上都是有一定地位的。”

预展:6月23-24日(周四、周五)09:00—18:00拍卖:6月25日(周六)09:30展拍地点: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三楼宴会

联系我们

《投资艺术》栏目自年开播以来,已成为深受业界认可的艺术品市场报道分析栏目。节目报道艺术品市场最新动态;邀请业界专家解析艺术品投资趋势;分享藏家成功收藏经验;畅谈艺术家人生经历。我们将秉承专业、认真、客观的精神为您打开艺术品投资大门。

《投资艺术》出品人王军

业务联系:

39719967(陈伟国)

64045340(任瑾)

(潘刚)

业务邮箱:artjuku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fc/68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