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标题下面“同安生活网”   同安县境图(清嘉庆戊午年)

  同安自三国以来,地名数度变迁,大到行政区,小到乡里村落。很多台、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对古今地名弄不清楚,造成很大的麻烦。为了方便海内外六桂宗亲及邻里乡亲查找,于此摘编《同安行政区划演变概况》,以供参考。

  (一)

  同安的行政隶属关系,有的是追溯至夏商,源远流长,难以确述。本刊所记行政隶属,以三国为起始。

  三国吴永安三年(年),同安属建安郡东安县辖地。晋太康三年(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同安改隶晋安郡晋安县。继而晋安县分出部分地域设同安县,此为同安县建县之首次纪录。然未及经年,撤同安县建制,仍属晋安县。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泰始四年(年),改晋安郡晋安县为晋平郡晋平县,同安为晋平郡晋平县地。梁天监元年(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丰州镇),同安属南安郡晋安县辖地。陈永定元年(年),于晋安郡置闽州,南安郡属之。同安为闽州南安郡地。陈光大二年(年),又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闽县(今福州市区),辖南安郡,同安属之。

  隋结束南北纷争,统一中国,于开皇九年(年)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为南安县,同安归其管辖。大业二年(年),改泉州为闽州;三年(年),闽州改为建安郡,同安归属建安郡南安县。

  及至唐朝武德元年(年),建安郡改为建州,同安为建州南安县地。五年(年),析建州旧南安郡地置丰州,同安属丰州南安县。六年,改建州置泉州,治所在闽县(今福州),同安为泉州南安县地。景云二年(年),原治所设于闽县之泉州改为闽州,而以原武荣州改为泉州,从此,史书文献上称为泉州的,即今之泉州。同安属之。

  唐贞元十九年(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个乡置大同场。光启二年至景福二年(~年),王潮、王审知两兄弟率军挺进泉州、福州;乾宁三年(年),升福州为威武军,王审知任威武军节度使,大同场为威武军辖地。

  五代十国的后梁开平元年(年),王审知受梁太祖朱温封为闽王,嗣建“闽国”。大同场属闽国泉州南安县。后唐长兴四年(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升大同场为同安县。此为同安第二次建县。

  后晋开运二年(年),闽国被南唐灭掉,州将留从效割据漳、泉两州,称“晋江王”,同安县属之。后汉乾佑二年(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同安为清源军辖县之一。

  宋太祖建隆三年(年),留从效弃清源军节度使衔,称“藩”于宋。乾德二年(年),宋将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年),原留从效部属陈洪进以辖地平海军归宋,平海军恢复泉州旧称。同安县属泉州辖地。雍熙二年(年),泉州改隶福建路,同安县仍属之。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年),升泉州路为泉州路总管府。大德元年(年),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为省治。二年,改泉州为泉宁府。惠宗至正十八年(年),复设泉州分省。自元初至元末,同安县先后属泉州路总管府、福建平海行中书省、泉宁府和泉州分省。

  明洪武元年(年),改泉州分省为泉州府。

  清朝廷的地方政权分为省、府、县三级制,又在介于省、府之间增设“道”,作为省级政权派出的行政机构。雍正五年(年),清政府将原设泉州的“兴泉道”移设同安县厦门。十二年(年),改“兴泉道”为“兴泉永道”仍设厦门。此后至清朝被推翻,同安县一直隶属于福建省兴泉永道泉州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民国元年(年)设南路道,同安属之。

  民国3年(年),南路道改称厦门道,仍辖同安县。民国17年(年)废道,同安县直属国民政府的福建省政府。自民国23年(年)至38年(1年)9月,同安县先是隶福建省第五督察区,继而隶属福建省第四专员行署。

  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同安县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福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7月,改属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晋江专区)。年7月24日,同安县划归厦门市人民政府。年6月18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调整行政区域的决定》,同安县划归晋江专区统辖,7月1日起开始执行。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同安县再次由晋江地区划归厦门市,成为厦门市同安县,直至年4月,撤县改区。

  (二)

  晋武帝太康元年(年)平定孙吴,结束了三国刈据局面,三年(年),分出原孙吴时期的建安郡部分地域设立晋安郡。同年分出晋安郡西南部分地区设置同安县。是年设而复撤,再度将同安县并入晋安郡。梁武帝天监年间,分晋安郡置南安县,同安属其辖地。唐朝贞元十九年(年),析南安县之西南四乡置大同场。五代时属闽国所辖。后唐长兴四年(年),闽王王延钧称帝,升大同场为同安县。此后,行政区划多次嬗变。

  最初设置的同安县,其辖境包括今同安县、厦门市区、集美区、金门县、长泰县和龙海市的一部分乡镇。到宋朝,全县设永丰、明盛、绥德、武德4个乡,统领30个里。后以武德乡为场,旋升为长泰县。同安县尚有3个乡,领33里,后并为27里,再缩为11里。其时,同安县的政区东至小盈岭与南安交界,西至父子岭与今龙海市接壤,东南至金门及厦门黄牛海界,北至龟洋岭与安溪毗连。自宋朝至清初,政区辖境基本稳定。

  宋朝,同安县有永丰、明盛、绥德3个乡,辖11个里,即长兴、同禾、民安、从顺、翔风、感化、归得、仁德、安仁、积善、嘉禾。

  元朝,里的建制不变,增设都。全县分为44都,以县城为中心,分东西两大片。东界共20都,西界共24都。

  元至正二十七年(年)前后,兼辖台湾澎湖巡检司。

  明朝洪武元年(年),恢复“里”制,里下辖都,又增设在坊里(今县城周围)辖县城西隅。全县为12个里。洪武二十年(年)迁移大嶝、小嶝百姓到内地。明成祖永乐元年(年),从顺里5都并为3都,感化里3都并为1都,长兴里3都并为1都,归得里2都并为1都。全县缩为35都。明孝宗成化六年(年),归得里人民奏请,复设为2都。至此,全县为36都。嗣后,都下又增设图。

  明末,郑成功据有厦门、金门两岛,设置思明州。清康熙十九年(年),清政府攻占厦门后,又把金、厦两岛划归同安县管辖。五十二年(年),同安行政区域为3乡、11里、1坊隅、37都、53图。

  坊隅东北隅一图(原二图),西南隅二图。

  东界4里20都

  长兴里(永丰乡)1都1图。旧管3都,后并。一、二、三都出东桥至安岭。炉、军仓各10里,金柄30里,罗田50里。

  同禾里(绥德乡)4都4图。

  四都石浔、龙窟、白石山、洪塘10里许。

  五都内官、三忠宫15里许。

  六都沈井、施坂20里许。

  七都山、何宅15里许。

  民安里(绥德乡)4都4图

  八都曾林、莲塘、店头30里许。

  九都沙溪、小盈40里许。

  十都白石头、东园、董水45里许。

  十一都丙州、小崎、马厝巷、内林30里许。

  翔风里(绥德乡)9都15图

  十二都浦尾、城场、石崎、郑坂30里许。

  十三都一图普陀、洪厝、文崎、洪前40里许。

  十三都二图刘五店、射埔、东界、浦南城40里许。

  十四都澳头、大庭、后仓、彭厝50里。

  十五都大嶝50余里。

  十六都半大嶝半小嶝60里许。

  十七都六图浯州、斗门、后山、田墩、西黄、官澳。

  十七都七图青屿、山后、沙美、刘澳。

  十七都八图阳翟、水头、蔡厝、浦边。

  十八都一图平林、西洪、田浦、东西仓。

  十八都二图兰厝、陈坑、林兜、湖前。

  十八都五图新堠、料罗、明浙兵(海中要冲汛地)。

  十九都一图后浦、颜厝。 十九都三图古宁、湖下、浦头。

  二十都浯州、辛厝、李厝、烈屿。

  西界7里24都26图

  从顺里(永丰乡)3都4图,旧管5都。

  一、二都一图下路、杜桥、窑头5里许。

  一、二都二图西洪塘、乌泥10里许。

  三都浦头、下崎、磁灶15里许。

  四、五都官浔、亨泥、豪岭20里许。

  感化里(永丰乡)1都1图旧管3都。

  六、七、八都山兜、古庄3里,松柏岭30里,林、五峰40里,东岭50里,小坪60里。

  归德里(永丰乡)1都1图旧管2都。

  九、十都湖井、莲花、柄、新塘20里许。 仁德里(明盛乡)3都3图 十一都刘山、坂桥、集美、东莲30里许。

  十二都王头、白石、兑山30里,安民铺40里。

  十三都仑上、下店、肖厝、苎溪铺30里许。

  安仁里(明盛乡)3都4图

  十四都高浦、登瀛60里许。

  十五都鱼孚、深青、牌前、洋坑、大岭60里许。

  十六都一图东西蔡、港园、西边50里许。

  十六都二图陈井、蔡林、马銮、草市60里许。

  积善里(明盛乡)4都5图

  十七都后浦、山边、莲花70里许。

  十八都一图东埔。

  十八都二图周山窑、坂尾70里许。

  十九都沈宅、岭后80里许。

  二十都白礁、苏释、冲龙90里。

  嘉禾里(绥德乡)4都8图

  二十一都一图五通、湖边、黄水桥。

  二十一都二图店里、高林。

  二十二都一图曾厝湾、小高浦。

  二十二都二图塔头、古浪屿、东澳。

  二十三都一图莲坂、豪灶、吴仓。

  二十三都二图厦门中左所、乌石浦、埭头、吕厝。

  二十四都一图店前、钟宅、竹坑、口渡。

  二十四都二图高浦、石湖、坂上、寨上。

  乾隆四十年(年),划金门岛及三忠溪以东的民安、翔风2个里(今马巷、内厝、新店3个镇)和同禾乡五都、六都、七都(今新圩、洪塘、马巷的何宅、诗坂、三忠、内官、沈井等村),设立马巷厅,并在三忠朝拜埔村东立“同安县、马巷厅交界”碑。民国元年(年),全国废除府、州、厅建制。马巷厅也被取消,仍归同安县管辖。4月,析嘉禾里(即今厦门市岛内)与翔风里浯洲(今金门县境),置思明县。

  民国初期,除析嘉禾里和浯州为思明、金门县外,基层建制按清朝里都的设置,全县划分为3乡、11里、27都、保,往后屡经变动。民国17年,同安县里、都、保的设置是:

  1.在坊里

  在坊里,位于县城附近,共领11保,即:城南、东门外荣村、西驿、洋坂、铜鱼馆、铺前、前街、东岳、溪边、祥(上)翟露、霞(下)翟露。

  2.长兴里

  长兴里,统于永丰乡,属东界。一、二、三都并为一都,共领17保。即:峰寮、黎山、安岭、辜东、锡园、北头、后垅、辜宅、杜田、嘉塘、后萧、寨仔、行村、金柄、荷炉、竹坝、罗田。

  3.同禾里

  同禾里,统于绥德乡。辖四、五、六、七都,属东界,共领31保。即:四都的康榕、石浔、龙窟、蓝田、洪塘、欧行、沟、后麝;五都的山头、僻埔、洪坑、内官、三忠宫、李宅、后塘仔、董厝、龙湫、郭山、陈仓;六都的七里、辜井、沈井、施王、郭山后、后田洋、大溪;七都的山岬、锄山、卢坂尾、宅吴、新圩。

  4.民安里

  民安里,统于绥德乡。辖八、九、十、十一都,属东界,共领16保。即:八都的莲塘、曾林、西塘、店头;九都的鸿鼎;十都的蓬莱;十一都的市头、小崎、前厝、丙州、上吴、内安、陈塘、刘厝、内林、马家巷。

  5.翔风里

  翔风里,统于绥德乡。辖十二、十三、十四都,属东界,共领21保。即:十二都的后莲、石崎、城场、井头、下莲、窗兜、浦尾、桕头、曾吴、封侯、新宅;十三都的卢山龚、山前、桂园、浦南、洪林湖、东界、刘五店;十四都的李彭蔡、后仓、澳头、欧厝。

  6.从顺里

  从顺里,统于永丰乡。一、二都并为一都,三、四、五都并为一都。属西界,共领17保。即:一、二都的杜上美、柑营、西岗、乌泥、洪塘尾、溪窑岸、窑头;三都的朴塘、西土乾、下崎、西浦;四、五都的亨泥上畲、官浔、坑前、后宅、康方、肖前。

  7.感化里

  感化里,统于永丰乡。六、七、八都三都并为一都。属西界,共领16保。即:山兜、圭东、坛造溪、古屿、岭亭、泽卢、上陵、慈汀、西源、大路尾、云溪、石澳、小坪、南洋、埔尾、田峰。

  8.归得里

  归得里,统于永丰乡。九、十都二都合并为一都。属西界,共领14保。即:马溪、沟尾、安柄、蔗内、蔡宅、埔下南山、长尾坑、西圆、莲林、莲山头、林塘、湖田、营边、下53庄。

  9.仁德里

  仁德里,统于明盛乡。辖十一、十二、十三都。在县西界,共领26保。即:十一都的西吴、东占、刘山、东莲、板桥、洪塘头、浔尾、岑头、洪林尾、孙厝、兑山、内头、英村;十二都的陈屿营、苏营、安铁坛、下边、枫岭、田屿溪、肖地、四溪;十三都的刘白石、东墩、港头、前后王、仑上。

  10.安仁里

  安仁里,统于明盛乡。辖十四、十五、十六都。属西界,共领33保,即:十四都的后溪头、连厝、东山后浦、曾营、高浦、吴坂尾、同林、西陈后浦;十五都的灌口、李宅孚、枫山岭、小岭、排前洋、黄珩、浦边、乌口林、乌石浦、杜埭、凤尾山、坑内、深青、前场、仓头、张窑林傍坑;十六都的窑仔、陈井、东岑、锦园、蔡亭、市头、马銮、西边、蔡林。

  11.积善里

  积善里,统于明盛乡。辖十七、十八、十九、二十都。属西界,共领20保。即:十七都的田央、山边、谷山、霞美、北洋、留塘、莲升堂、中孚、林埭、水头、湖浦;十八都的孚中、山坪洪、龙屿、龙门田头、黄林、圆湖樟埭;十九都的角宫路、锦堂;二十都的白昆阳。

  民国23年(年)5月,奉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命令,实施保甲制度,5保以上设立联合办公处,由保长推选一名为联保主任。最初全县分为40个联保,以后数次调整为3个区、37个联保、保、个甲。县以下的区、联保、保甲均属地方自治组织。

  24年1月,又奉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命令,分区设署,区之下设联保,联保之下设保甲。改为县辖下的行政机关。8月,福建省政府公布《福建省各县分区设置办法施行细则》,规定:各县政府应依其辖境面积、地形、户口、交通、经济状况及地方习惯,将县行政区域的划分三区至六区,预定区署。全省62县分三期完成,同安列为第一期于10月完成。全县分为三区:

  第一区县城

  西安镇、南薰镇、双溪镇、朝元镇、河岳镇、碧溪镇、祥露镇、霞较镇、阳卿镇、凤岗镇、美埔镇、新塘铺乡、竹仔林乡、瑶江乡、亨泥乡、长兴里乡、金山乡、双圳头乡、褒美乡、五峰乡、后洋乡。

  第二区马巷(五甲街)

  五甲乡、三乡乡、后亭乡、石峰乡、公安乡、民安乡、新阳乡、香山乡、后村乡、振南乡、九堡乡、仁风乡、福星乡、内官乡、仑头乡、打埔乡、海滨乡、侯亭乡、九牧乡、陈村乡、苏村乡、后麝乡、石浔乡、大宅乡。

  第三区灌口

  灌口镇、九社乡、后溪乡、西亭乡、锦园乡、杏林七社乡、高浦乡、马銮山乡、五社乡、四甲乡、顶六甲乡、銮井亭乡、贞深乡、鼎山乡、下六甲乡、锦宅乡、角尾镇、陈李谢乡、廿二社乡、海内乡、河内乡、珩山乡、英埭头镇、板凰孙乡、东亨乡。

  同年2月7日,奉国民政府行政院第号训令,将厦门岛上禾山区划为同安县管辖。禾山区改为禾山特种区,区署设于禾山后院,下辖:

  美人宫豆仔尾后江埭美头 西滨将军祠文灶社梧村 双 涵埭 头莲 坂

  吕 厝 江 头薛 岭后 坑祥 坫 后 埔乌石浦西 郭仙 岳 湖 里村 里

  洪 厝寨 上 塘 边殿 前高 崎湖 莲 斗 门庵 兜林 后围 里 墩 上

  岭 下坂 上方 湖 钟 宅尚 忠西 潘田 里 高 林坂 美霞 边田 头

  浦 口泥 金马 厝湖 边 塔 埔岭 兜前 村前 埔 潘 宅洪山柄何 厝

  黄 厝 曾厝西 边仓 里

  民国26年7月抗战爆发,为统一指挥军事行动,9月15日,经福建省府决议,将禾山改为甲种区仍归厦门市管辖。

  27年(年)全县分为3个区、40个联保、个保、具体分布是:

  第一区

  辖9个办事处、14个联保(南碧河、双朝、西安、祥翟、凤柑、瑶内、亨竹、新塘、莲山、双圳头、美峰、云美澳、长兴、金山),共保。

  第二区

  辖8个办事处、14个联保(马巷、官山、公安、民安、石峰、舫山、新村、振南、九堡、仁风、福海、侯牧、同禾、浔麝),共保。

  第三区

  辖5个办事处、12个联保(灌口、宜义、前场、高浦、角尾、鼎中、六甲、后溪、海山、英村、马銮、集美),共个保。

  往后,全县曾一度调整为31个联保。

  29年(年)1月,奉福建省政府令,调整乡镇区划。根据各区域情况,参照地方习惯、地势交通,确定每乡镇以辖6保以上、15保以下为宜;以人力、经济易于集中,便利治理为原则。经过数次派员调查、座谈商讨,至月底完成全县撤消联保和办事处的设置、调整乡镇区划的任务。全县原有31个联保调整为3区、26乡镇、保。

  第一区

  辖城厢镇、阳岗实验乡、瑶亨、塘柑、莲山、美澳、美峰、长兴等8个乡镇;

  第二区

  辖马巷镇、金山、民石、舫山、振南、仁风、侯牧、官山、同禾、公安等10个乡镇;

  第三区

  辖灌口镇、角尾、鼎山、白鹤、前场、海山、英村、集美等8个乡镇。

  32年8月,奉福建省政府下达撤区建乡设保,进行乡镇并编。经并编,将原3个区、26个乡镇撤并缩编为18个乡镇(即城厢、马巷、灌口3镇、瑶岗、塘柑、莲山、美峰、长兴、同禾、民石、仁风、振南、侯牧、公安、角美、鹤场、集美、海山等15乡),辖保、甲。

  33年8月,奉命整编乡镇保甲,经整编由18个乡镇缩编为3个镇、10个乡(大同、马巷、灌口3镇,康乐、莲山、美峰、长兴、同禾、民安、翔风、公安、集美、角尾等10乡),辖保、甲。此区划一直保持到1年9月。

  1年9月19日,同安县解放,同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军政委员会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县设置7个区公所,作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基层建制仍沿用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具体分布是:第一区,驻后祥,辖27保;第二区,驻后溪,辖22保;第三区,驻安柄,辖16保;第四区,驻布塘,辖19保;第五区,驻马巷,辖30保;第六区,驻曾厝,辖22保;第七区,驻大同,辖14保。

  年4月,开始民主建政,废除保甲制度,将保改为乡,作为基层的政权组织。最初以一保为一乡,根据管理的需要,逐步改建。至年3月,全县设置7个区、2个镇(城关、马巷),辖个乡、9个街道。

  根据土改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情况,年10月,将原7个区改为10个区,辖城关、马巷二镇及个乡。10个区的分布是:55第一区驻东孚;第二区驻灌口;第三区驻洪坂;第四区驻新民;第五区驻安柄;第六区驻城关;第七区驻布塘;第八区驻马巷;第九区驻曾厝;第十区驻洪厝。

  年11月,奉省政府令,将第三区的集美乡划归厦门市管辖,12月24日集美镇政府正式成立。

  年,为贯彻中央关于精简机构,缩小编制的指示,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合作化的领导,遵照晋江专员公署(55)民行字第号指示,同安县人民政府于同年10月26日发出布告,将原10区乡,重新调整划分为1镇7区,下辖6街道、个乡(其中7个县直属乡)。附表于下:

  年同安县区镇一览表(表1-1)

  年4月,根据省人民委员会[56]省民业字第号通知精神,结合本县具体情况,进行区、乡工作。将全县原7区、1镇、乡,合并为4区、2镇、下辖49乡、10个街道。同年6月完成。4个区是:策槽区,辖13乡;汀溪区,辖11乡;马巷区,辖12乡;灌口区,辖13乡。城关镇、马巷镇、共辖10个街道。

  年2月,奉省人委指示,将灌口区的金山、白礁、锦宅、角尾等乡划归龙溪县,3月30日,将灌口区和9个乡划归厦门市管辖。至此,全县为3区、2镇、36乡。

  年3月,奉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行政区域撤区并乡的指示后,全县重新调整、合并。全县合并后为16个乡(新峰、永丰、城郊、云峰、美山、新民、洪塘、汀溪、新圩、果园、新岩、巷东、巷南、巷西、盐山、前线)、2个镇(城关、马巷)。乡下辖高级农业合作社。

  自9月开始,撤销原乡的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全县7个人民公社,即莲花、汀溪、策槽、布塘、马巷、新店、城关。实行“政社合一”。下辖个大队、5个居委会。县属天马、大帽山、白沙仑、竹坝、汀溪等农林场。

  年设城关镇。4月,根据上级精简机构、厉行节约、搞好生产的指示精神,全县将原7个公社合并为4个人民公社即:策槽、汀溪、马巷、城关和9个国营农林场:天马、凤南、竹坝、大帽山、白沙仑、白云飞、汀溪、海滨、祥溪。

  年9月,根据上级有关体制下放,增强基层自主权的指示,恢复区的建制,以区辖公社。全县设立莲花、策槽、汀溪、马巷、新店5个区。下辖18个公社。城关、渔业2个公社直属县领导。全县个大队、5个街道居委会。农林场保持年建制。

  1年4月,根据上级有关撤区并社的指示。全县行政区域又作了调整,重新划分为12个公社。即:莲花、汀溪、新民、策槽、洪塘、果园、新圩、巷东、马巷、新店、东坑、城关。辖个大队、8个街道居委会(其中城关5个,马巷3个)。另设8个农林场,即竹坝华侨农场、凤南、大帽山、白沙仑农场及汀溪、祥溪、海滨、白云飞林场。

  年9月28日,成立同安县革命委员会。城关公社改名为卫东公社。

  经上级批准,年2月,撤销原东坑公社建制,其所属的琼头、陈新、井头、城场、窗东、蔡浦、山亭、亭洋、郑坂、后莲10个大队并入马巷公社;湖头、东坑、洪厝、杨厝、炉星、和平、下许、安山8个大队并入新店公社。这样,全县为11个人民公社,下辖个大队。9个县属农林场。

  年1月,原南安县管辖的大嶝公社划归同安县。全县为12个公社。3月,南安县石井公社的莲河、霞浯两个大队划归同安新店公社。

  年11月,撤销同安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同安县人民政府。

  年1月,卫东公社改名为城关镇。

  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马巷镇的建制(县辖,为公社一级),下辖友民、三乡、后亭、五美4个居委会和五星村委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的指示,从年6月至10月,同安县相继将城关镇更名为大同镇人民政府;马巷公社更名为后滨乡人民政府;新民公社更名为祥桥乡人民政府;策槽公社更名为西柯乡人民政府;巷东公社更名为内厝乡人民政府;果园公社更名为五显乡人民政府。其他的莲花、汀溪、新圩、新店、洪塘、大嶝等6个公社,也全部更名为乡人民政府,并报经省、市政府批准。

  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扩大大同镇行政区划,将原洪塘乡管辖的顶溪头、碧岳两个村,祥桥乡管辖的过溪、田洋、古庄、东山、朝元、祥桥六个村,划归大同镇管辖。

  为加强小集镇建设,发挥其城乡商品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年,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新店乡的建制,设立新店镇的建制;撤销后滨乡的建制与原马巷镇合并为马巷镇人民政府。辖原后滨乡、马巷镇所属的村委会、居委会。年12月,撤销新圩乡的建制,设立新圩镇,实行镇管村的体制。

  年10月29日经福建省政府民政厅批准,撤销大嶝、莲花、西柯、汀溪、内厝、祥桥、洪塘、五显8个乡的建制,分别设立镇建制。全县设12个镇、18个居委会、个村委会。列表如下:

  年同安县行政区域一览表(表1-2)

  年3月,经省民政厅闽民字[]66号《关于同安县祥桥镇更名迁址的批复》,同意将祥桥镇更名为新民镇。镇政府驻地由原祥桥村迁到乌涂村,其行政区域不变。

  至年12月,全县共辖12个镇、8个农林场、个村民委员会、18个居民委员会,共户,546人。

  列表如下(1-3)

  年同安县行政区划一览表(表1-3)

  附:同安县各镇古今区划对照表(表1-4)

  同安县境图(年)

  (三)

  改革开放以来,同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把同安各项建设纳入厦门市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大厦门步伐,促进同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顺应广大干部、群众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的强烈愿望。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年4月30日上午,在同安电影院隆重举行大会。5月1日,同安区正式办公运作。

  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原同安区划分为同安、翔安二个区。同安区辖有大同、祥平二个街道办事处和西柯、洪塘、五显、汀溪、莲花、新民六个镇。同安区将随时代的步伐,开拓进取,阔步前进,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洪允践撰稿)

-------------------------------------

提示: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朋友圈可永久保存

同安生活网

同安第一人气网络互动社区

如何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tq/19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