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文章甘建華《泉水江段氏將軍家族秘辛》 泉水江段氏將軍家族秘辛 一 從衡陽通往茅洞橋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沿老衡祁公路、現在的G國道西行,自汽車西站始發,經石坳、頭塘、三塘鎮、譚子山鎮,此段路程計30公里。再折向南行X縣鄉公路,過湘桂鐵路道口,經京山、香花坳、代泉亭、三星亭,到達茅洞橋,計20公里,兩段合計50公里。另一條是從頭塘上S61高速,轉G72高速,或從外環西二路南行至衡陽西互通,直接上G72高速,都到硫市出口,再沿X縣鄉公路行走十六七公里,便是南鄉名鎮茅洞橋。後者相對更好走一些,而且路途近一些,只有45公里,有車一族大都選擇這條路。 自硫市鎮西行10公里,就在與茅市鎮交匯地塘鋪,有一座不銹鋼搭建的門樓,上書“茅市人民歡迎您”七個紅色大字。離門樓大概還有半裏路,隔著溪流有一座古舊大院,在金秋時節靜靜地肅立,陽光下放射著暖暖的光輝。遠遠地看過去,就像一頂花轎,又像一個戲臺。緩緩地走近前去,只見漫山青翠的竹林,路邊有一棵不大的柚樹,一棵很大的橙樹,綠色的枝葉將柚子和橙子襯托得分外好看。門前是一塊水泥坪,有兩塊升旗的石墩,顯然只有舊時官宦人家才配擁有。再登一個圓弧形平臺,近年修繕的門樓中間,砌了一面乳白色磁磚牆體,四道外包凸起的門柱用的朱紅色磁磚,簷上蓋著黃色琉璃瓦,下署“日新月異”四個鎦金行書。兩邊是綠色的琉璃瓦蓋著的矮牆,再兩邊又是黑瓦青磚二層樓房,上下均有雕花木質結構的大窗。這就是清末民國時期,在湖南頗有影響的茅洞橋泉水江(水,茅洞橋鄉音念xū;江,茅洞橋鄉音念gān。泉水江三個字連起來用茅洞橋鄉音念,特別有文化地理韻味)段氏將軍家族故居。新舊搭配、不倫不類的門牆外表,一如大宅主人們的命運,两百多年來沉浮不定,撲朔迷離,令人為之扼腕長歎。 我曾經無數次路過這個地方,卻沒有特別留意這個屋場,更沒有想到它的榮盛與衰落,與中國近代史竟然有著如此密切的關聯。直到年9月10日中午,仿佛有神靈特別的指引,我在一種不由自主地行走中,第一次跨進它的院落,受到宜柳、宜年、友剛、友財叔侄的熱烈歡迎。他們四人都已七八十歲,腰背佝僂,走路遲鈍,純粹一副老農模樣,絲毫看不出將門之後。但一旦開口說話,卻又非同尋常,咬文嚼字,出口成章。說起自己的年齡,都是“我與某某中央領導同年”。湖南深山大澤,往往藏龍臥虎,可別小覷了任何人。 聽我們道明來意,他們馬上從陳舊的衣櫃中,恭敬地捧出《政平段氏四修族譜》,既有大陸版,還有臺灣版。讀後方知清代康熙年間,他們曾與衡陽瀟湘段氏合修族譜,爾後於乾隆年間分支單修。始修乾隆丁卯(年),續修同治己巳(年),三修民國甲子(年),四修則在年,三四修之間跨度長達80年之久。中國傳統社會族譜都是30年一修,否則“當年老人多已作古,後生中源流不清,輩份莫辨者多矣”。先是臺灣段祖蔭秉承其父段師旦(民國時期衡陽戲劇業公會理事長)遺命,獨力四修宗牒,耗資數十萬元,前後二十餘載始成,旋印數套,分送宗親。內有民國書法大家於右任、趙恒惕的題簽,時間分別是年3月、年5月。年5月5日,曾任茅市區長的段前孝,在雁城衡陽召集族人,決定譜祠雙修。歷時兩年半時間,“鄱陽嫡派,又萬流歸宗,蘭桂騰芳矣”。 二 少小時候,我家住在茅洞橋老街上,祖父玉林公常常對我慨歎,後來家父琳翁也常常提及,“泉水江段氏四十八根斜(斜,茅洞橋鄉音念qià,不念xié)皮帶”。所謂斜皮帶,是國民革命軍軍官的標配,腰間再別支手槍,看起來英武非凡。至於是哪四十八個具體人物,除了兩名中將(段彝廷、段沄系嫡親叔侄),四名少將(段徽縉、段徽楷、段政、段宜銀均系嫡親叔侄),我對其他四十二名校官尉官所知甚少。 泉水江的確是因泉水命名的,泉水就在村邊的小河旁,小河是從北面的南鄉埠流過來的。據說這一帶的泉眼,一晝夜積水可灌溉十畝田。村前還有一口水塘,小河從三個不同的方向環繞合抱,清澈映照,九曲回腸,是謂栗江三十六灣之一。從古代輿地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玉帶纏腰的風水寶地。對面有一座筆架山,風水學中的作用利科甲、旺文才。故居背後則山巒聳立,林木葳蕤,雲浮碧野,鳥語花香,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遊覽勝地。 泉水江有新老泉水江之說,兩者相距不過幾百米,因荊棘叢生無法直通,得繞公路迂回而行。新泉水江即路邊可見的段華所建大院,雖然房屋蒼老幾近傾圮,但雕樑畫棟舊貌依然,一條可坐十三四人的超長板凳,足足有一丈三,說是年前的同治六年(年)所做,讓人想像當年段家的氣派。老泉水江是段起之宅,始建於乾隆年間,屋場尚存一道月亮門,幾堵青磚門樓,一組咸豐十年的旗杆夾石,堂屋先祖神位有二龍戲珠木雕。坪中有兩個長方形水泥匣子,禁鎖著一對漢白玉獅子,肚臍下面的腳踝處,分別串連著一根碩大的鋼筋。說是早幾年曾有歹人盜竊,已經弄到了對面的山中,幸虧及時發現追回來了,這也是擔心再次被盜而不得已為之。 這個屋場的開拓者段州淥(-),名鵬程,字三湘,號雲門,誥授榮祿大夫,雲南候補布政司理問廳,系政平段氏第三十六代裔孫。生三子,長子必行,誥授榮祿大夫,太學生;二、三子分別名必衡、必衢。孫輩則有廿八個,可見這個家族善於生養,而且男丁興旺。 果然不出所料,泉水江段氏也自認共叔段為先祖。這個西周鄭國公次子,在《春秋左傳》《史記》中,是一個謀逆造反的亂臣賊子,背上“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罵名。但在《詩經》中,共叔段卻被認為是儀容美麗、品德高尚的人。《國風?鄭風?叔於田》贊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筆記小說《酉陽雜俎》,唐代文學家段成式撰寫,他是唐穆宗宰相段文昌三公子,官至太常少卿。其子段懷本,曾任蘇州刺史、禮部郎中。其孫段翊,南唐天成年間(-),由北地之東昌出任江西吉安府永新縣令。生二子,長名謙,次名謨,長居鄱陽,次居西湖,後人奉段翊為南天段氏始祖。段謙第八代孫少嚴,南遊今湖南茶陵潢流堆田,愛其山清水秀,遂卜居於此。段少嚴第十三代孫孟紀,生有四子:義良、貴良、富良、仁良,其中三子富良於元朝至正年間(-),由茶陵徙居衡陽南鄉政平上一都松木塘(今衡南縣茅市鎮同德村),成為政平段氏的基祖。曾孫普清生法通、法親二子,法親徙居祁陽,今居永州,另立派,政平段氏惟法通一脈繁衍而來。法通生三子,長名聆,次名聰,三名玨。段玨外徙未入牒,段聰後裔徙居衡陽雁峰、九銅鋪、衡山三處,已另立派,政平段氏嗣孫實屬段聆一脈相傳。段聆生四子,長永年,次永壽,三永福,四永祿,泉水江段氏乃永福之裔孫。如此說來,政平段氏在茅洞橋一帶已曆六百餘年,逾25代,裔嗣近萬之眾。 我們聊天看族譜的地方,是新泉水大院的堂屋,正面有一個紅色油漆頗有年頭的木質神龕,上書“館閣堂”三個大字,這是政平段氏的標誌,也是其家族門戶的代稱。 三 因為政平段氏家乘都是各支自藏,其他的我沒有見到,只看到卷十三段必行一房的。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家,除了清末兩個一品大臣,四個將軍,光是四五品銜、誥授大夫、誥命夫人、例封宜人,就有二三十個之多。段必行有三個兒子,譜名文英、文蔚、文萼,堪稱段氏三傑。段文英即段華,字俊丞,生於道光元年(年)辛巳六月廿一日,歿於同治十三年(年)甲戌十一月三十日,年85歲。段文蔚即段起,字貞,號培元,又號小湖,生於道光七年(年)丁亥十月初一,歿於光緒八年(年)壬午正月初一,年55歲,娶有一妻六妾。段文萼,字聯芳,號棣垣,生於道光十六年(年)丙申十一月初一,歿於光緒二十五年(年)己亥六月十四日,年64歲,花翎副將銜,即補參將。 段華元配陳氏生四子,分別為明星、明耀、明光、明彩;繼配王氏無出,誥封一品夫人,旌表節孝。明星、明光、明彩均蔭授五品銜,夫人均誥封宜人,旌表節孝;明耀誥授通奉大夫,賞戴花翎,浙江候補同知,直隸州同知,統領江西老衡營襄辦,援越靖邊將軍。 段明耀生有十三子。第六子前祥誥授五品銜,歷任辰州鹽務局、安徽蚌埠、江西河口、湘潭厘金各差。生子二,長子名徽楷,字儀生,畢業於保定軍校,歷任國民革命軍聯勤總部外事科長,北伐軍總司令部中校、上校科長,少將軍械處長等職;次子名徽模,名永嵩,字範學,國軍上校。第十子前祿,名長樂,字爵廷,太學生,曾任安化牌照稽查員。生四子,分別是徽緒、徽縉、徽紳、徽純。徽緒名彥欽,字兆基,國語師範講習所畢業,曾任國軍上校;徽縉即段複,又名笏,字成生,號琴僧,先是畢業於杭州美專,創辦過湘江書畫社,後與戴笠黃埔軍校第六期騎兵科同窗,並在戴的引薦下進入軍統局,曾任湖南站站長、少將科長及平漢鐵路警務處長、交通部設計委員等職;徽紳即段沄;徽純即段政,名祖武,字克成,又字舜琴,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二期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新七軍二師師長,年11月5日在湖南道縣起義,後任解放軍二縱二師師長,年7月21日歿葬岳陽建新農場。 段明耀第十一子段彝廷(-),譜名前禧,名炳璋,以字行,畢業於北洋陸軍軍需學校。因緣結識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先任陸軍步兵中校,獲授五等文虎章、六等嘉禾章。再任孫中山大本營拱衛軍第五路第一梯團司令官,改任中央直轄第一軍第一梯團司令官,終官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中將高參。其人混跡江湖,交遊廣闊,與當時名流譚延闿、曾熙等均有往來。年農曆七月四日(8月27日),大書畫家衡陽同鄉曾熙病逝。翌日,譚延闿聞訊,急與呂滿商派段彝廷作為代表先去上海,攜帶大洋兩千以助曾熙發喪,並致信以表悼念(事見王中秀、曾迎三《曾熙年譜長編》,上海書畫出版社年10月版)。 段宜銀是段明星的曾孫,祖父前璠,名作霖,字效靈,別號玉峰,太學生,五品銜。前璠子四,名徽從、徽來、徽徂、徽循,其中徽從是曾熙弟子,畢業於湖南南路優級師範學堂(由石鼓書院改制而來,後改為省立湖南三師,再並於今之衡陽師範學院),考入北京國子監;徽來效力於湘軍水師營;徽循長子宜鈴曾任國軍軍需廠廠長,年5月犧牲於抗日戰場。徽徂亦生四子,長子即宜銀,字萬鈞,號鎮楚,生於民國六年二月十六日(年3月9日),黃埔軍校畢業,國軍少將,年家族修譜時還在臺灣,不知如今是否健在? 四 史載段華少時,好騎馬擊劍,武藝超群,力大蓋世,據說能抱得起斤重的石獅子。段起“通五經章句,少有文名”,“初入貲助餉,敘道員”。 讓我吃驚的是,《政平段氏四修族譜》承續前面三修的序言,竟然不見一個有名人物,而其族傑出人物第三十八代段華、段起兄弟,以及第四十一代段沄等人,也只是簡單提及名諱,沒有事功記錄。好在我手頭存有《衡南縣誌》(中國社會出版社年12月版),第二十八篇《人物·傳記》中載有他們的簡介。《清史稿·列傳》卷二百三十八有段起的列傳,卻不知為什麼沒有段華的列傳? 太平天國對於清廷和南方各省都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對於驍勇剽悍的湖南人來說,卻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鹹豐初(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揮師進入桂林地區。段氏兄弟出山投奔廣西左江道王普相,一為哨官(底層武官),一為記室(掌管文書),逐步得到賞識。王普相推薦給廣西巡撫勞崇光,他倆奉命率領百餘名將校,成功解除了全州之圍。另有一股流寇鄧正高部,乘虛襲擊永州,窺視衡州。段起藝高人膽大,單騎深入敵營,勸告招降了這群烏合之眾。相鄰的貴州苗民造反,進犯懷遠,段氏兄弟率兵將其討平,獲獎六品頂戴。 鹹豐六年,曾國藩湘軍在江西被太平軍包圍,幾乎全軍覆沒,“軍儲如洗”“軍無現糧”,勞崇光令段氏兄弟率部馳援。曾國藩初次見到他倆,並沒有覺得多麼出奇。其時太平軍盤踞建昌(今撫州市南城縣建昌鎮),湘軍久攻不下。段起夤夜率人撲向敵營,一舉攻克,乘勝收復德安。曾國藩大喜,收其為護衛軍,易軍名“衡字營”,段華為領哨,保奏藍翎,以守備補拔。 夜讀《曾國藩書信》,內有一封“複段起”,信是這樣寫的:“培元尊兄大人閣下:初十日接奉惠函,猥以攬揆之辰,吉詞袚飾,非所敢承。就諗豸節宣猷,魚旟肇瑞,蒞雙江而績懋,荷九陛之恩濃,引睇矞暉,良殷傾企。” 鹹豐七年,段氏兄弟跟隨劉騰鴻、李續宜部攻打瑞州(今江西高安市),劉騰鴻戰死,段起亦受重傷,但收復了瑞州。翌年援浙,解除衢州之圍,反攻景德鎮和浮梁縣,又將兩地一併克復。 鹹豐九年,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率兵大舉挺進景德鎮,段起扼其要衝,陳玉成受挫。段氏兄弟拿出家財募集兵勇,派遣別的將領支援浙江,數次立下赫赫戰功。浙江巡撫王有齡上疏,調遣段起赴浙擔任水陸兩軍的首領。朝廷綜合考慮其以前的功勳,加鹽運使銜,留在江西以道員補用。 鹹豐十一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進逼廣豐,並包圍廣信(廣豐、廣信兩地均屬今江西上饒市)。段起在城內固守,伺機出擊,大敗李秀成,加布政使銜。 同光年間,段氏兄弟的仕途飛黃騰達,成為湘軍顯宦、衡陽名門。同治元年(年),段起獲授江西督糧道,但仍然留在軍中帶兵。第二年,攻克鄱陽、彭澤,賞給瑚松額巴圖魯名號。第三年,赴任江西督糧道(掌管全省督運漕糧)。其時軍事大局漸漸穩定,朝廷商議撤兵,段起上奏兵弁安置之策,巡撫沈葆楨征得朝廷恩准,按其辦法頒行。第四年,湘軍名將鮑超所部索餉嘩變,段起聞訊趕去察看,結果被前隊官兵打傷面頰。好在有人認出了他,大聲制止道:“這是段糧道!”紛亂暫息。段起反復勸慰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兵變乃定。不久,兼署江西按察使(正三品)。 江西與福建、浙江交界處,山脈綿亙千裏,曾經是盜賊之窩,長期以來都被有司封禁。太平天國作亂的時候,老百姓往往遁入山中避賊,久而久之,生息日漸繁衍。有人謊報太平軍餘孽的巢穴也在山中,詔令三省會剿征討。大軍過處寸草不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段起頗為疑惑,輕騎尋訪,獲悉真實情況,上書督撫沒有此事,千萬不能輕舉妄動,否則會禍及無辜百姓。當地人民感其恩德,為他建立一座生祠,歲歲祭祀。 同治六年,段起因病歸鄉療養。適逢衡陽大饑荒,他傾盡家財賑災,“全活逾萬家”。 光緒二年(年),段起再授江西督糧道,調江南徐州道。光緒六年,兩廣總督張樹聲調治海防,段起擢廣東鹽運使,誥授光祿大夫(正一品),賞戴花翎。兩年後,因勤勞王事,死於任所,詔令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江南五省專祠追祀。 關於段華,因為手頭缺乏足夠的資料支撐,我也不敢妄加猜測。譜載其誥授建威將軍,花翎提督銜(從一品),記名簡放總鎮,統領江西老衡營。 《衡南縣誌》特別指出,段氏兄弟除了賑濟家鄉的饑荒,還捐資修橋樑、平道路,設育嬰堂、補恤堂,以“振孤寡、周乏絕”。並在小新橋、古桐廟建茶亭,方便來往行人。 五 泉水江最傳奇的人物是段沄。可以說,段氏一家的榮辱,後來迄今都系於其身。 段氏家乘上說,段沄名穀,字堯生,又字雲清,號湘泉,別號茂生,光緒三十三年丙午八月十五日未時生。這個出生年份是錯誤的,光緒三十三年(年)是丁未年,丙午年是光緒三十二年(年),而所有記載段沄的生年都是年。元配唐氏早逝,繼配盧兆麟。 據段沄侄兒段鋼(又名段小梅,段彝廷之孫,段徽讓之子,生於年,現居衡陽)說,盧兆麟原名段徽雲,段沄叔祖段起的曾孫女,未出五服,論輩份是他的堂妹。盧是其外祖母的姓,大學畢業,擔任段沄的秘書,他們的結合曾遭到兩邊家庭的強烈反對。現有資料都說段沄是程潛(湖南醴陵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年8月4日與陳明仁領銜發表湖南“和平起義通電”,解放後任湖南省長,段沄後來準備投誠新中國與此也不無關係)的幹女婿,幹女兒就是盧兆麟。段沄沒有生養,將其大哥徽緒長子濟安兼祧承嗣。段濟安娶妻蔣先來,後來兩岸段氏的家事,多賴其協調打理,包括段沄兄弟歿後歸葬故土諸項。 據說段沄身高一米八幾,膀大腰圓,龍行虎步,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衡南縣誌》稱:“段沄少時家境貧寒,曾進襪廠學藝,繼入衡陽振新中學念書。”不知此說可信度到底有多大?據其外甥謝培建(生於年,現居衡南縣譚子山鎮楊湖村)說,年7月,段沄與其父謝小球同時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因為國文成績跟不上,且吊兒郎當,作風散漫,常與校內外人員打架酗酒,段沄被降一期。他與謝小球特別要好,謝家也在衡陽南鄉,譚子山蟠龍大樂梍離泉水江只有二三十裏山路。段沄將妹妹段玉介紹給謝小球,兩人成了郎舅關係,後來成了真正的生死之交。 段沄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後,從排長、區隊長一路熬到團長、師參謀長,再到第52師旅少將旅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隨37軍軍長羅奇參加徐州會戰、長衡會戰、浙贛戰役、常德會戰和桂柳會戰。年12月,膺任有“趙子龍師”之稱的國民革命軍第95師師長。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段沄赴越南參加受降儀式,任召南警備司令,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自由勳章。10月,率部開赴臺灣接受日軍投降,任嘉義警備司令。 年9月,在勝芳之役、固安之役兩次攻堅戰中,段沄率部僥倖獲勝,得到“華北趙子龍”的稱號。國民黨國防部見95師屢立戰功,給該部置換了美式裝備,段沄也被調升整編第師(三旅九團制的甲種師)師長。年9月,明令授予陸軍中將軍銜。整師擴編為87軍番號,所屬三個旅改稱師,段沄升任87軍軍長,兼任天津塘沽防守司令,代第17兵團司令。 年1月15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攻克天津。當天下午,塘沽守軍即從無線電臺得到消息,段沄直接向南京發報後,連夜率5萬大軍登艦撤離至上海,隸屬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指揮。4月25日,段沄奉命駐防浙東、舟山時,溪口交警倒戈,蔣介石處境甚危,乘“太康”號軍艦去臺灣之前,專門召見段沄,親授機宜。87軍在撤到舟山的國軍各部中,以實力排名計,位列第四。蔣介石要他堅守象山半島,兼管穿山半島沿海島嶼的防禦,確保舟山基地的安全。段沄得令,隨即派兵敉平嘩變。 在這期間,發生了幾件事情,為段沄後來的命運埋下了伏筆。因為軍隊糧草不繼,他派副軍長王永樹持函去廣州,面見代總統李宗仁,要求調駐廣東,意在躲避內戰,結果沒有如願。又以擴充兵員為名,派副軍長易謙等在長沙、衡陽等地招募新兵。潛運美式槍支餘件給胞弟段政,在衡陽組建新編第七軍第二師,暗裏培植自己的武裝。當時蔣介石對其所作所為雖有耳聞,但無真憑實據,內心疑忌則是不言而喻的。 不久,段沄從浙江調任臺灣防衛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走到了人生的巔峰。 六 關於段沄等人的生平,海峽兩岸迄今尚無一篇專門文字記述,《政平段氏四修族譜》中也沒有單傳或列傳,只是一個簡單的記名而已。我只能依賴網路零星資料的傳播,再加以綜合甄別、判斷取捨,部分地還原曾經轟動臺島的“段沄中將叛亂案”。 段沄及兄弟段複、段徽楷、謝小球(曾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0師副師長、政治部主任及新七軍二師少將參謀長,隨同段政投誠後,自願解甲歸田),四人從國民黨的將軍,最終的身份卻轉變成了共產黨的革命烈士,歷史就是這樣吊詭。他們的名字已於年,鐫刻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無名英雄紀念碑上,骨灰半個多世紀後安葬在謝小球老家大樂梍,由年過七旬的鄉賢謝培建負責打理歸園。令人欣喜的是,國家安全部和湖南省近期安排撥款數千萬元,擬重新修整建設烈士陵園及其道路設施,以遲來的愛告慰英靈於九泉之下。 我所聽到、讀到的段沄事件,不外乎這樣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年3月間,段政奉命邀約歸鄉隱居的段徽楷至長沙,與劉道衡(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戴石渠(民建衡陽市委委員)等,密商去臺策反段沄陣前起義事宜,同時動員其兄段複搜集情報。段徽楷在戴石渠的陪同下赴港,寫信給段沄安排其入臺。段沄讓侄兒段宜銀假冒段徽楷養子身份,於年3月申請段徽楷入臺。與段徽楷同行的謝小球,入臺申請也是在段沄的安排下,由其舊屬陳瑩轉托謝自雄,假冒謝小球的直系血親提出申請。謝小球、段徽楷二人抵臺後,馬上被段沄接回寓所安頓。嗣後,謝、段二人告知段沄有關他們來臺的目的,並得到了段沄的默許與贊同。 另一種是說年11月,受中共中央統戰部天津特情站的委派,謝小球、段徽楷潛入臺灣,從事策反與情報收集工作。謝培建、段鋼二人分別向我坦承:“這種說法言之有理。”因為就在幾年前,天津市國家安全局派員與國家安全部的幹部,前來歸園驗收段沄四烈士墓時,二人親耳所聞,但具體是誰委派,來人沒說,他們也沒有追問,可能這是永遠的秘密。段徽楷遺孀姚師貞(-),出自衡陽名門,能說會道,頗有見識。她生前也曾對段鋼說:“你九叔(段徽楷)是從天津去臺灣的。” 雖然兩種說法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的身份暴露,與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被捕叛變有關。年8月,國民黨保密局以約談喝茶的方式,將三段一謝相繼逮捕,段沄許多部屬受到牽連,其影響僅次於後來的孫立人事件。年2月3日,在沒有判決書的情況下,四人慘遭殺害。 但是,他們在大陸的親屬並不知道這些事情,當地政府也無法獲悉真實情況。在當時令人恐怖的政治氣氛中,泉水江段氏家族和謝小球親人,都被作為歷史反革命家屬,作為人所不恥的“黑五類”,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和迫害,只能留待另一篇文章來述說了。由於那是一個看不見的戰線,有關部門不能公開作出解釋,按照有關人士後來的說法,“國家利益至高無上,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們受苦受難”。直到年八九月間,中央統戰部三局才向有關部門發出號通知。年8月,經由國家安全部落實政策辦公室申報(第28-31號檔),國家民政部根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第三條第四款規定,批准段沄、段複、段徽楷、謝小球同志為革命烈士。 泉水江青峰翠穀,秀蔚天成,又有常年不息的汩汩泉水,真是一方難得的風水寶地。漫步在段氏將軍們當年出生、成長的地方,我吟誦著曠瑜炎《泉水江》一詩:“甘做荒村草裏囚,泥沙鋪路淌春秋。大江不盡千重浪,源自悄悄涓細流。”想起西元前年,李斯因遭秦二世及奸人趙高的構陷,被腰斬於咸陽,臨刑時對其次子李瞻說:“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這是他留在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句名言,誰能讀懂其中的悲傷之情與切骨之痛? 在沉寂68年之後,年10月22日,我率領湖南作家藝術家六七十人,滿懷虔誠地來到泉水江段氏將軍家族故居采風。嗣後,全國及省市縣的許多文化名人,相繼分批趕往這兒,創作了一大批文學、美術、書法、攝影藝術作品,將匯輯進文化地理選本《茅洞橋記》。這些連續開展的文化活動,經新華社、人民網等中央權威媒體和省市主流媒體的報導,終於掀起了她的紅色蓋頭,再度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10月26日,衡南縣人民政府召開常務會議,通過了泉水江段氏將軍家族故居和楊湖村大樂皁烈士陵園(歸園),作為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新年伊始,在衡陽市政協第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王錦芳、雷雨時、許志傑等七位委員呈交提案,要求大力保護泉水江段氏將軍家族故居,儘快納入市級文保單位的範圍,撥付專款維修改造,組織國土、公安、住建、規劃等部門做好“四有”工作,早日申報省級文保單位,最終成功申報全國文保單位,使之成為衡陽的一張歷史文化名片。 倘能如是,幸甚至哉! 甘建華,生於年8月18日,湖南衡陽市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地理學會會員,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南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南華大學衡湘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衡陽師範學院終身客座教授,湖南衡嶽湘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尚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衡陽日報社高級編輯。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南方週末》《中國作家》《大地月刊》《國家人文歷史》及香港《名家》《明報月刊》、臺灣《傳記文學》、美國《新文學》等報刊發表數百萬字文學作品和新聞作品,上百篇作品入選各種選本、專輯。出版《西部之西》《天下好人》《鐵血之劍》《藍墨水的上游》《江山多少人傑》《冷湖那個地方》《柴達木文事》《盆地風雅》等專著,主編《名家筆下的柴達木》《我們的柴達木就像畫一般》《天邊的尕斯庫勒湖》《名家筆下的衡陽》《唯有南嶽獨如飛》《石鼓書院》《茅洞橋記》等散文選本,策劃“詩文風流·翰墨飄香——中國作家書畫作品展”“春天奔湧而至——同題美圖詩詞書法”並出品同名畫冊,獲得青海省首屆青年文學獎(年)、第二屆中華鐵人文學獎(年)、第七屆冰心散文獎(年)、首屆絲路散文獎(年)、在場散文競賽獎(年)、首屆昆侖文學藝術獎(年)等獎項。現居衡陽。 本期《新文學》文章由編委陳愛英女士選輯 新文學社《新文學》雜誌編輯部 社長、主編林靜 組稿及編輯委員會 王立新、王芳聞、王建平、王恩榮、卞啟立、王傑(兼法律顧問)、王榮發、白寶良、伊夫、江海清、李一、李本(兼法律顧問)、佘正斌、吳大華、吳永彤、何均、沈健、李悅嶺、李虛白、吳朝陽、宋富盛、李慶華、林靜(山東)、林燕、怡凡、秋葉、修中河、修坤、洋闊、徐平、陳金茂、陳昌潤、陳博正、班智奇、秦溯之、陳愛英、馬照雲、陶志強、陶發美、曹浩、雁西、張延昭、張亞軍、程路禹、程勰、董賀、葉冰、葉春秀、黃慶宏、賀濤、雷一鳴、楊青、楊華、楊貴平、趙力、齊佔海、蔡利華、趙福治、趙進龍、鄧濤、導夫、劉克武、潘建清、劉湘如、劉泰初、嚴力(按姓氏筆畫排名) 名譽社長黃秋遠 名譽編委 黃秋遠、許秋斌、何強、武華安、曾慶佳、林輝、高岸、馮磊 《新文學》公眾平臺是創辦於年的新文學社旗下一份文學藝術類綜合性平臺雜誌,有八個欄目:1、詩歌(散文詩)2、詩詞(辭、賦)3、文章(散文、隨筆、雜文)4、小說、劇本、訪談5、書畫6、音樂7、藝術評論、理論8、翻譯。歡迎海內外文友、藝術家們慷慨賜稿。 《新文學》雜誌公眾平臺投稿郵箱 現代詩歌:lihua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怎么引起白癫风的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tq/24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