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上方「同安生活网」可快速订阅古同安境内著名宫庙

“镇南第一”昭应庙

 

“镇南第一”_龙窟昭应庙是古同安境内地处东面的著名宫庙,主祀“陈圣侯”陈元光,为同安外四镇之南镇,位于今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龙西村南米的小山岗上。始建于唐,明、清屡有兴废,原有前、中、后三殿,后毁圮,年于原址重建单殿。几天前我到翔安新店经过此地,特地爬上小山岗,已不见此殿,可能又要重新翻建了。

据史载唐陈元光奏置漳州后,曾多次亲临同安检查视察海防事宜,后在龙窟建造营房,派兵驻防,以防沿海土匪横行,后陈元光逝世,朝廷诏封临漳侯。为纪念陈元光对同安防御的贡献,经州府准许,于景元某年将龙窟一座军营改建为“忠毅堂”,内奉“陈圣侯”像(今称,“圣侯公”),以供人们瞻仰祭拜,成为龙西一带的地方保护神。至南宋乾道二年(年),朝廷又赐“昭应庙”匾额一块,从此“忠毅堂”改称昭应庙。

南宋恭宗德祐二年()三月,元军攻占临安(杭州),南宋临亡。同年五月,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即瑞宗),改元景炎。十二月,元军由浙江入闽,福州被占,闽地一片混乱。由于元军追击,陆秀夫护送端宗一行南逃,经仙游至泉洲沿小盈岭驿道进入同安。相传元兵追宋幼主赵昺至御上山海滨时,宋军因人多船少,后有追兵紧逼,前有大海阻拦,其时的宋幼帝,不仅将随行的车辇辎重纷纷抛却,还将“九车十八驮”的金银财宝投入御上山(又称“和尚山”)的洞窟中,为日后民间寻宝留下许多悬念。时值退潮,船只搁浅,君臣个个手足无措。危急间,附近磁灶尾窑姓谢、郑、纪、罗的六名瓷工途经于此,见状赶忙下海帮助推船,幼帝一行得以脱险,从石浔磁灶尾登舟经金门海面至嘉禾屿(厦门)五通道,“由大担出港赴潮州”,于景炎二年四月进驻官富场(今香港九龙),而六位陶工却因送幼主出海而被杀。宋帝感念其德,后遥封六义士为“六尊王”。六义士家居龙窟周边的后麝十八乡中,成仙成圣后民间称之“后麝六尊王”,分祀后麝各村社中。

六尊王中的纪芝凝被赐封为“太子太保”,据说纪芝凝与陈圣侯是同乡,生前对陈圣侯十分崇敬,经常前往昭应庙朝拜,结下烟火因缘。村民们为了纪念纪芝凝,决定将之与陈圣侯同庙奉祀。明朝景泰年间(年),昭应庙重建。改建后的昭应庙为前、中、后三殿。前殿奉祀纪芝凝尊王,中殿奉祀陈圣侯,后殿供奉菩萨,香火十分兴旺,甚至远播世界各地。后来由于历史久远及文革动乱,前、中二殿坍塌荒废,乡民只好将“圣侯公”和纪尊王供于一殿。

“镇南第一”为明嘉靖三十八年抗倭县令谭维鼎为感念陈圣侯和六尊王的威灵所赐的匾额,可惜文革中被毁。明代邑人林希元《御踏石》印证当年宋幼帝龙西出海的悲壮历史:

  六飞一去不复返,此地犹传帝子行。

  万里山河无驻足,数方盘石尙留名。

  天寒水冷鱼龙泣,海阔风高鸿雁鸣。

  千古乾坤同逆旅,英雄遗恨几时平。

图文来源:同安生活网版主“金枫晚霞”

爆料/投稿/咨询/合作可联系小编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濂界殑鍖婚櫌鍦ㄥ摢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叏濂楀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tq/4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