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作者:一毛

来源:人民网等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几位“第一岳父”。相比第一夫人的光彩,他们作为“国丈”,却要低调得多。除了前国jia主席李先念与杨尚昆的岳父的资料少见报端外,毛泽东岳父李德文、刘少奇岳父王治昌、邓小平岳父浦在廷、华国锋岳父韩七海、胡耀邦岳父李仲侯,都有着怎样的经历?

毛泽东岳父李德文:时常虐待江青母女的穷木匠

据资料显示,江青的祖父李纯海,本是拥有一百多亩土地的地主。但是,到了她父亲手中,已经破落了。她的父亲名叫李德文。所谓“很贫苦的手工业家庭”,其实,就是木匠铺。李德文是做车轮的木匠。

李德文的元配妻子生了一子一女。儿子名叫李建勋,后来改名李干卿,生于年3月13日,比江青大13岁。女儿名叫李云露。李德文五十多岁时,嫌发妻年老色衰,娶了一个比他小二十多岁、颇有姿色的女人作妾。这个小老婆生下的一个女儿,便是江青。江青出生时,其父李德文60岁。据说,本来李德文盼望生个男孩,事先取名“李进男”。可是,待孩子出生,方知是女孩,便以“李进孩”作为她的乳名(后来,江青的摄影作品署名“李进”,便源于她的乳名)。

年夏天,江青到诸城县女子学堂读书。校董薛焕登觉得“进孩”的名字不好听,见她长得又高又瘦,双腿细长,便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云鹤”。于是,江青学名就叫李云鹤了。

关于江青的父亲李德文的资料并不多,但从江青的一次回忆,可以了解她父亲的一些情况。三大战役开始后,江青接到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李干卿和姐姐李云露的来电,告知她的生身母亲在济南去世了。江青要求去一趟济南为她的母亲奔丧,毛泽东考虑后同意了,并派了李银桥、阎长林、周西林和孙勇陪同她一起去。

年12月初,江青坐上周西林开的美制中吉普车,在李银桥、阎长林和孙勇的陪同下,5个人一起离开了西柏坡。路上,江青向陪同她的人们详细讲了火车在铁轨上奔跑的原理,讲了蒸汽机车的构造和性能,讲了铁路沿线各站点和道岔的调控作用,同时向人们详细讲了她的身世:

江青的生身父亲叫李德文,娶了两房妻室,江青是小老婆生的,是为侧出,不算嫡生,又是个女孩子,母女二人在李家根本没有什么地位。江青记得她5岁的时候,那年人们正在欢欢喜喜地过元宵节,不知她父亲为了什么事情,突然抓起一把铁锹,追赶着拍打她的母亲;江青扑上去保护她母亲,也被撞坏了一颗牙。

江青讲她父亲比她母亲大好多岁,在济南开着一间木匠铺;他父亲长得很凶,嗜酒如命,脾气很暴躁,而且习武,时不时地虐待她母亲。因此,她父亲在她的脑海里没有留下一点好印象,她只爱她母亲。自从那年元宵节她母亲被打之后,江青就跟着她母亲离开了济南,去到她的出生地诸城谋生。她的母亲在诸城给人家做保姆,曾先后在好几处有钱人的家里干过活。在她母亲给人家干活的过程中,有一户大地主家姓张,这家的二少爷就是当时在中共中央华东局任第二副书记的康生。

后来江青的父亲害伤寒病死了,她们母女俩这才又回到济南,投奔在江青的姥姥家生活;母女俩相依为命,全靠她母亲为别人家帮工挣点钱艰难度日。

刘少奇岳父王治昌:曾与廖仲恺是拜把子兄弟

在前国jia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家的家谱上,这样记载着她的父亲:王治昌,号槐青,早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专修法律,毕业后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改学商科。回国后在清末科举应试中,考取商科举人。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时,任农商部参事,后升至工商司司长、代理农商部长……王治昌是当时管理中国经济的重要人物之一,深受北洋政府器重,曾被授予“特命全权公使”头衔,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英国伦敦出版的《中国名人录》中,他被冠称当时中国政府内的“革新派”人士。

王治昌学识广博,熟读经史,敬佩孙中山等人的革命事业。王光美曾回忆说:我们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我的父亲叫王治昌,早年公派出国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经济、法律和商科。当时他是个穷学生,上大学的同时,在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的英文班教课,打工挣学费,半工半读。那时廖仲恺先生也在早稻田大学上学,和我父亲同学。他俩很要好,结为把兄弟。

王光美父母

“我父亲回国后,先在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大学教书,接着到河南焦作煤矿工作。后来,他从焦作煤矿进入民国北京政府的农商部,起先是个小官,当过参事、商品陈列所所长,算是七品小京官、技术官僚,逐步升任为农商部工商司司长,并代理过农商总长。他曾以公使的身份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一次是年举行的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和约的巴黎和会;还有一次是年举行的讨论裁减海军和太平洋问题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王光美说。

国民党著名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后,被誉为“绝无党派门户之见”的王治昌,愤而退出北京政坛,闲居北京西单旧刑部街,和妻子儿女们过起了平民隐居生活。日伪时期,他坚持不出仕为官。为了生活所计,他把相邻的两个院落先后出租,聊补炊米。解放后,年逾古稀的王治昌由周恩来总理任命,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员。年在京病故。

 

邓小平岳父浦在廷:驰骋政商军三界的“火腿大王”

生于年,官名钟杰,字在廷的浦在廷,是云南宣威浦姓后人在当地开书馆教学的浦春澜的二儿子。浦在廷14岁当马锅头,从20多年马帮贩运火腿的经历中悟出了宣威火腿的巨大商业价值和无限的商机,于是在年的8月,他和几位同仁共同投资兴办了宣威历史上第一家火腿公司,浦在廷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浦在廷在收购、腌制、贩运火腿的营生中感觉到整只火腿在运输、携带,切割食用甚或作为赠送礼品的过程中有诸多的不便,受西方罐头的启发而萌发了创制宣威火腿罐头的想法,于是,他到广州参观学习,采购设备,亲自安装调试,优质的火腿罐头生产出来了,“宣威火腿罐头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了。浦在廷成了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宣威火腿罐头保持了宣威火腿的特点,质量好,携带食用方便,很快畅销省内外并远销东南亚。

年,其生产的“双猪”牌火腿罐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名声大振,产品供不应求。年,在广州食品博览会上,“双猪”牌火腿罐头获优美奖并得到孙中山的题词。也就在这届博览会上,浦在廷被推举为全国总商会的副会长。浦在廷赢得了“火腿大王”的美称。

年,当蔡锷率领的护国讨袁军出川经过宣威时,浦在廷慷慨资助并积极为护国军筹集粮款。护国讨袁成功之后,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在军民庆功大会上授予浦在廷“银质梅花奖章”并亲自为其题书“急公好义”的匾额。年4月,孙中山号召北伐,浦在廷毅然加入滇军参加北伐,被任命为旅粤滇军军需处长。

浦在廷在做好滇军后勤保障的同时,天生就是商人料子的他发现广东、香港人也喜欢宣威火腿,于是把宣威火腿的生意做到了广东,在广州、香港和全国许多地方设立了多达26家的商号。这一时期,浦在廷的火腿生意达到了巅峰。

年,浦在廷参加了广州保卫战,粉碎了陈炯明进犯广州的企图,在政治上、经济上积极支持孙中山,得到了中山先生的信任和器重,被任命为广东省烟酒公卖局局长。由于滇军的救驾,孙中山得以重新回广州主政大元帅府。为表彰滇军的功劳,孙中山授予浦在廷五等嘉禾奖章并晋升为少将且手书“少将第”匾额,人称商贾将军。从马夫到将军,浦在廷的人生历程有艰难曲折也有得意辉煌。

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革命遭受挫折。军阀唐继尧、杨希闵妄图推翻广东革命政府。由于浦在廷仍然支持革命政府,滇军总司令、广州卫戍区司令杨希闵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打入大牢并将“大有恒”在广东的财产全部洗劫一空,传奇人物浦在廷遭了天大的冤屈。杨希闵称心如意地把浦在廷在广东20多家商号的财物收入了囊中。

后来,范石生率军把浦在廷从监狱里救了出来。出了监狱的浦在廷已经一贫如洗了。他决心退出军界,解甲归田。浦在廷回到宣威故乡,本想得到一些温暖和安慰,没料到迎接他的却又是当头一棒。原来,当年宣威火腿罐头公司破产后,由于他出征北伐,股东们的债务没有得到偿还,股东们落井下石,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法庭。饱经世态的浦在廷冷静地处理了这件事情。遭受双重打击的浦在廷,没有消沉而重振旗鼓,靠着宣威盛产优质火腿的优势,继续生产火腿罐头并于年在昆明办厂。浦在廷坐牢出狱解甲归田之后,龙云曾经几次请他出山委以要职,但却被他婉言拒绝了。

浦在廷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把6个子女都送进新式学校读书。大儿子伯道继承父业主持公司业务;二儿子德三曾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在北伐军中担任过连长;三儿子绍基留学日本,就读于著名的早稻田大学经济系,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后来加入了共产党。

浦在廷的3个女儿都到北平求学并于年秋末从北平到达延安参加了革命。小女儿原名浦琼英,因工作需要改名卓琳。这就是后来成了伟人邓小平夫人的卓琳。年12月的一天,浦在廷与世长辞,享年78岁。他所创造的金字招牌宣威火腿,如今已成云南美食的一个品牌,且更加发扬光大。

华国锋岳父韩七海:“很勇敢、能杀敌”的游击队队长

韩芝俊是前国家领dao人华国锋的夫人。韩芝俊比华国锋小10岁,山西五台县人,其父韩七海在抗战时期曾任五台县游击队队长,“很勇敢,能杀敌”。

闻名天下的五台山西南部,有一个东山村。华国锋的夫人韩芝俊便出生在五台县东山村。她的父亲韩七海,一个普通农民,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为共和国的功臣。在他的带领下,韩家人一个个走上革命道路。

资料显示,韩七海(年~年),和他的几个弟弟韩昌海、韩金海、韩还海,都生活在这个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的小山村。韩七海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分别在村里、四区、八区和县抗日救国联合会工作。他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参军参战,为八路军、解放军的前线队伍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民子弟兵和支前担架队员,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国捐躯,包括自己的内弟田隆三、妻侄儿田双楼等。

据报道,韩七海的妻子田常凤,是五台地区抗日斗争处在十分艰险的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她和妯娌张婉些、张林鱼在东山村妇救会主任边改凤的组织带领下,积极参加村妇救会为八路军做军鞋、军衣和缝子弹袋等工作。她和东山村的妇女们,还把家里的鸡蛋送给八路军伤病员,好让战士们尽快恢复健康,奔赴前线杀敌。他们家人人上阵支援八路军打鬼子,成为村里的支前模范家庭。

年11月26日,韩七海因病逝世后,他的妻子田常凤就随女儿韩芝俊、女婿华国锋一起生活,直到年在北京病逝。

胡耀邦岳父李仲侯:战死在台儿庄的师参谋长

关于胡耀邦的夫人李昭,有的说她是红军老战士、双枪女英雄;海外传媒有的说她本来的名字叫黄美华,年生,是山西左云县人,受过特殊训练,长期在白区做地下工作,年与胡耀邦结婚,年以玩具协会副会长的身份秘密访问香港时才改名叫李昭。

还有的说她是李鸿章的孙女,曾留洋美国,见过大世面,是学纺织的服装专家等,这些故事被传得活灵活现,很多人信以为真。

其实不然,李昭原名叫李淑秀,乳名阿凤,年12月20日出生在安徽省宿县城里的高公馆。外公是当地的士绅,妈妈高慧兰是高公馆里的二小姐。她的父亲李仲侯是湖南宁乡县楠竹乡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学的是军事测绘,想干一番事业,又是一个仕途欲望很强的人,辗转来到与江苏、河南交界的安徽宿县。这里虽算不上繁华,却在南来北往的京沪交通线上,消息灵通,距战略要地徐州不远。

李仲侯和高慧兰有过一段美满的生活,但好景不长,他们的宝贝女儿阿凤出世不久,李仲侯的好友叶开鑫发展成了湖南一个颇有实力的军阀,他请李仲侯回湘帮助他开创新的局面。李仲侯就此与高慧兰分手回了湖南,再没有回来。

关于李仲侯,胡耀邦之子胡德华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待战事稍有停息,在胡德华的母亲李昭从出生到学会走路这段时间,外婆终于辗转找到了外公,然而经过几年的战乱,外公在外已有侧室,外婆知道后没住多久带着胡德华三岁多的母亲回到娘家。

胡德华说,外公李仲侯因为有文化,从军后先是任湘军头领叶开鑫的参谋,后来晋升到师参谋长,最后在抵御日寇时,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战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白颠风初期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xw/10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