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河流 --钟永生 生命就像河流,它由源头出发,一直奔腾不息,向前流去,最后融入终极永恒的大海。 它有时经过朴素的村庄,有时经过奢华的城市;有时经过狭隘的山谷,有时经过宽阔的平原;有时经过荒凉的沙漠,有时经过繁茂的绿洲;有时经过崇山峻岭,有时经过平实大地;有时经过暗礁险滩,有时经过嘉禾良田;有时经过汹涌湍急,有时经过风平浪静;有时经过笔直顺畅,有时经过曲折蜿蜒;有时经过风和日丽,有时经过雷雨交加。它永不停息地流动着,所经之地,为万物带去充足的水分,带去丰盛的滋养。 虽然它穿越不同的时间,流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境遇,但它清澈、纯净、灵动、欢乐、包容、无限、充满活力、奔腾不息的本质始终不变。 周溪,是一条为纪念北宋大儒、理学祖师周敦颐而命名的溪流,她不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河流,而且是具有历史文化生命的象征意义。周溪文学社的社员,是一条洋溢青春活力、自由创造的生命的河流。 作为指导老师,我热烈欢迎新社员的加入!用时髦的网络用语说,你们是小鲜肉、小萌新、小可爱,你们的到来,正如周溪有活水源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你们为周溪文学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锐的力量,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周溪文学社是我校最大的校级文学社,也是我校最优秀的文学社。 因为一直以来对文学的热爱,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和责任担当,所以开学初当现任社长惠卿同学提出邀请我出任指导老师时,我欣然答应。当然,多么高明的指导谈不上,我只是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所得,尤其在文学与哲学上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在文学与哲学学习、生命成长的道路上,彼此共勉,努力探索,共同进步。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深切感受到了周溪同仁们的青春活力、优秀才华和文学热情。我一直担任了多年的校国学社的指导老师,我发现国学社与周溪文学社社员气质的相同与区别。你们相同的是青春蓬勃的生命,对美好理想的努力追求;不同的是,正如国学社的座右铭是“厚德笃学,弘扬国粹。修身立己,达己济人。”,社员气质上显得更严谨庄重含蓄,传统文化的修养体现较突出。周溪文学社的风格是“个性、自由、原创”,社员气质上显得更灵动自由活泼,现代精神的风采体现较突出。 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本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在我们身上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那就最和谐完美。两个社团的社员我都很喜欢,希望今后两个社团同门社员之间,可以多交流探讨,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要追求精神的家园。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文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什么意思呢?什么是乡愁的冲动?人为何要到处去寻找家园?我在家里不是好好的嘛。 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抛”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存首先是一种“被抛状态”。 在这个尘世,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必然是匆匆过客。无论我们人生的起点和过程有何不同,我们都必然有一个相同的终点,那就是野百合盛开的地方。人类由于对自身必死命运的反思而产生生存的焦虑,对现实产生陌生和不稳定感,灵魂不得安宁。人又由于灵魂的觉醒,鼓起“向死而生”的生存勇气。因此我们的灵魂不甘尘世的堕落,总是渴望升华美好圆满的生命。 正像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于是我们的灵魂漂泊无依,四处流浪,寻找精神的归依。上帝创造人类之初,就在他(她)心灵深处挖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永恒的空洞,这个空洞是任何其他东西所永远无法填满的,惟有上帝的灵才能永远填满。换句话说,人类心灵永恒的饥渴,惟有上帝的灵粮才能永远地满足。人类的文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精神家园。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经》、屈原的《楚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的诗歌,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现代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论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KazuoIshiguro)的小说,都在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精神家园。 哈佛的学生有一句经典名言:“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是的,我们从小出生的自然的故乡是无法选择的,但我们有精神的自由,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而文学的探索就是选择我们心灵的故乡,安顿我们精神的生命,所以说文学是一种生命的学问和智慧。 其次,我要说的是,我们要追求一种诗意的生存。 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著名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即是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如诗歌意境般美好、自由、和谐的生活,是超越庸常功利思维和凡俗得失算计的生活,是常人庸俗生活境界向美善生活境界的升华。其实人的本性是诗意的生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文明、信息化世界使人日渐异化,诗意的生存日渐丧失。我们为了避免被异化,应该寻找精神上的归家之路,即重新回归诗意的生存方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应该只是诗人心中悲痛欲绝的挣扎和呼唤,而是应该成为我们人生当下的现实。 可喜的是,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中国,随着国人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这种诗意生存方式的回归正越来越成为广大民众的共识,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就是明证。 今天下午,我的儿子问我:“爸爸,你喜欢国学还是喜欢文学?” 我说:“两个我都很喜欢”。 的确,我从小酷爱文学,大学开始热爱哲学,并以哲学研究与教育为职志。相比其他学科,可以说,哲学和文学一直是我的最爱。 哲学是人类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具体而言,哲学是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人生、人心、超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哲学与文学相比,共同点是都属于人文科学,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