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7/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古代“嘉禾”产自绛县

山西绛县刘玉栋

我国是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家,古代人民把长势良好的庄稼称“嘉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麦穗就是“嘉禾”。但“嘉禾”最早产自绛县的历史事实却鲜为人知。史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于唐地。叔虞为侯后,改唐为晋,励精图治,发展农耕,域内风调雨顺,五谷茂盛。唐叔虞到绛地田间视察,欣喜地看到麦田中不少麦秆上长有几株麦穗,立即挑选一株长着九个麦穗的麦杆连根挖起,坐上辇车,亲自用手捧着这株带着泥土的麦株赶赴镐京(今西安市),献给兄长。周成王看到这株麦穗后,认为这是周王室兴旺发达的瑞兆,立即将那株麦穗送到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叔父周公旦大帐之内。周公旦将这棵麦穗展示在众将士面前,解释说天将祥瑞于周王室,连庄稼都第处这么好,大大激发了全体将士们的士气,一举歼灭了商朝残余势力,一统天下。从此,普天下把长势茂盛的庄稼称为“嘉禾”,成为农耕文明和江山社稷的象征和图腾。绛地因出产“嘉禾”盛产粮食而誉满天下。秦代,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特意置绛县,辖现在的绛县、翼城、曲沃、侯马等地。西汉早期,汉高帝刘邦特意封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勃为“绛侯”把绛县所产的财粮归周勃享用。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讲瑞篇》云:“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元代名士郑辅特作《瑞麦诗》:“绛县高原平百里,亥字老人年不记。土风尚古民愈勤,凿井耕田务农事。应时沛雨足甘润,宿麦盈畴人已喜。青稍滚浪弥垅平,绿叶翻光密交穗。鳞鳞膏壤周数亩,一茎所出六七尔。虽致关内重两岐,岂独渔阳双穗美。老农自言生畎亩,发白未尝逢此瑞。爱民父母二千石,郡孜孜犹恺悌。宽平令尹人自安,余惠所加无不至。民和政和天地和,协气薰薰作丰岁。绘图来上骇众目,一日欢声流远迩。太平景况民力余,鼓腹嬉游饱清世。”此诗被历代《绛县县志》收录,流传于世。明清时,绛县官吏特意在县衙大门东墙上,嵌有一通《绛县瑞麦图》石刻,标榜“唐叔虞呈献瑞麦”的感人故事,以标榜上绛县的古老与特产。无独有偶。清康熙《平阳府志》载:金宣宗贞祐二年(),绛县吴村村民席宪,麦田内一茎,穗有四五岐至六七岐,二亩餘,绘图以奏。一时题咏甚多,县令周泽有记。至今,绛县北部绛山南面台垣绵延,农田如织。每到夏季,一望无际的麦田翻腾着金色的波浪。因此地水深土厚,日照充足,所种小麦长势好、产量高,且颗粒饱满,筋道好,当地农民把余粮加工成优质面粉,畅销各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粮仓。作者简介刘玉栋,山西省绛县退休干部,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绛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绛山》杂志主编。从事地方新闻写作30余年,发表各类新闻稿件余篇、文学作品百余篇,著有长篇小说《古绛春秋》、《晋文公》、《探花府》、《河东大盐商》等多部,两次获运城市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运城网信备案号I)

三只眼传媒

欢迎提供新闻、文学作品;代发单位工作资讯;转发各类正能量文章;策划、刊登各种软性广告。

垂询(      (投稿邮箱: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xw/6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