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湖南省嘉禾县城东南方4公里处,有一个叫荫溪的村子,村里有一座“风宪”牌坊。

这是一座四柱三门式样的石质牌坊,通高7.3米,宽5.5米,呈“品”字形。顶部中央立一葫芦形饰物,两端为龙头鱼尾飞檐,正中镌刻“恩荣”二字。下衔为“双龙戏珠”和“双狮滚球”的精美高浮雕,之间镌刻遒劲有力的“风宪”二字,中间两柱上“持宪节”人物图案中正严肃,左右镂刻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石麒麟、仙鹤、花卉等图案。年5月,“风宪”牌坊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宪”一词,指古代监察机构、人员及有关事务的常用代名词之一。自秦汉起我国即建立以监督百官、弹劾不法、肃清政治为目标的国家监察制度及体系:其官员称“御史”,其职责比喻为“风霜之任”“风纪之责”;其办事官署称“宪台”“宪司”;其出京执法称“持宪节”。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晏如掌风宪”,即指凌晏如执掌中央监察机构都察院。

据考证,荫溪村“风宪”坊,是明衡州知府李循义奏请朝廷允诺,为“南京巡河御史李祚”而建。

李祚

嘉禾县珠泉镇荫溪村人。明永乐十一年()任光禄寺监事,十五年()任太仆寺卿,洪熙已巳年()升任南京巡河御史。

据李氏族谱记载:“南京地震,汉王内反,交趾叛乱,斯时望风负驽,人心惶惶,公节所至,持以静镇,其厘则懋绩,大慰宸衷……”。讲述李祚任御史期间,有一年南京地震,汉王朱高煦叛乱,部分内外反叛势力乘机作乱,朝庭派李祚查处叛乱朝廷官员相关罪证,几个月就查清了相关官员的贪腐行径。

皇帝为表彰李祚在平乱过程中的监察功绩,遂“以御史解组期,建坊李族房内……御赐‘风宪’额以表彰之”。后李循义与临武知县刘熙载报请朝庭恩准,从外地运来巨石,在荫溪村为李祚修建了“风宪牌坊”,并刻“恩荣”二字于牌坊上,以示其为皇上恩赐的荣耀。

“风宪”匾额御赐于明洪熙元年(年)下半年或稍晚,修建牌坊约在明嘉靖年间(—年),重修于清乾隆十八年。据笔者所知,迄今幸存的专门为纪念监察官员而建的古代牌坊有三座:除“风宪”坊外;尚有位于郴州汝城县卢阳镇益道村,正德十四年(年)专门为旌表监察御史范辂的“绣衣坊”;位于安徽歙县城关北大街为纪念明嘉靖末年涪州州判、山西道监察御史江应晓和明万历年间山西道监察御史江秉谦的“豸绣重光”坊。三者相较,“风宪”坊可以说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专门表彰监察官员的牌坊。(嘉禾县纪委陈善武李华滨整理)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林邑清风”

推荐阅读

▲郴州故事

周敦颐退米

▲汝城县城有个绣衣坊,记录了明朝监察御史范辂的清廉家风

▲不知道这个红色故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郴州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xw/77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