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嘉禾县 >盂县古十景
时间:2022/3/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盂县历史悠久,景物甚多。据明成化版《山西通志》卷七“景致”部分所载,盂县有藏山晚照、白鹿跑泉、龙潭春色、石门掩雨、孤山竦岫、仙人伏洞、南峰双鹤、乌川莽月八景;而明嘉靖版《盂县志》所载,则多达二十五景;清光绪三年始定为十景。现分述如下:

藏山晚照

在藏山庙东山腰的绝壁上,有一近似圆形的凹处,即“藏山晚照”,亦名“日落晚照”。有文诠释此景曰:“山四周高耸,西向稍平,夕晖返射(恰到这一凹处),紫绿万状,实山水奥区也”。清盂县典史周永福(宛平县人)曾赋诗赞之曰:“我爱藏孤山,薄暮林鸦噪。十里撼山红,石壁残阳照”。

伏洞仙踪

在仙人村北侧之越霄山,又名石城山。山腰有洞,洞口留有巨人足迹,相传为仙人所遗,故名。诗曰:“登坛汾水曲,倚杖越霄山。墟里自大古,仙人去未还”。

细水洄澜

细水即今秀水河,源出县西南诸山,水流澄细如缕,潆洄不绝,绕原仇城南至真定汇入滹沱,河上建有九孔石拱桥。立桥头远眺,水流蜿蜒,银波泛泛,别致有趣。故有诗赞道:“荥爵城南水,垂阳树里看。朝宗虽到海,只作细波浪”。

孤山耸翠

孤山,亦名竦岫山,又名太安山,在东城武村北。山势崛起,奇峰屹立,因与众山互不相连,故俗名“孤山”。此山过去春夏草长莺飞,秋冬松柏虬蟠,苍翠欲滴。前人有诗赞曰:“江右说孤山,西来转妩媚。天色远拖兰,衬出峰尖翠”。

北台仙月

在石假村(即今南社村)北,有一石台,形峻削,出云表,台上平坦,周遭十余丈。夜晚,有光如月皎。其时,东山诸峰笼罩着淡淡轻烟,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古人却认为是仙灵所致。诗曰:“怪石横山巅,黄昏光如雪。借问北仙台,何年磨作月”。

西野云禾

盂县境内多山,但在西部地区,从东梁至西烟南北数10里之内,却是一片平川。夏季,禾苗遍野,一望无际,绿波千重,青翠诱人;秋天,庄稼成熟,谷香清馨,沁人肺腑。故古人将这一美景称为“西野云禾”。清人周永福诗云:“叆叇黄云合,西郊布濩多。金风吹不断,拜水献嘉禾”。清康熙年间盂县令蔡璜也有诗赞道:“爱此山田好,西畴千顷奢。离离分黍稷,沃沃间桑麻。去圃为场日,烹葵剥枣家。秋来弥望远,满目灿云霞”。

鹿洞泉鸣

此景是从“白鹿炮泉”的神话引申而来的。据县志载:很早以前,神泉村“地无水,居民苦之。忽有鹿洁白如雪,跑乱石,泉水涌出,滔滔不绝”。之后,这件事便每每为后世所乐道。古诗云:“慰渴泉堪掬,人行鹿洞清。投钱来饮马,伫听佩环鸣”。

龙潭草暖

龙潭即龙华河发源处,在兴道村东崖下,因水激成花潴而为潭。每当隆冬三九,“滹水河全合,龙华春未残”。别处西风萧煞,百草枯死,而这里却池水荡漾,草色青青,至今依然。故有诗云:“此地得温泉,泉深缨可浣。茸茸草色青,长似三春暖”。

乌川绕玉

乌河源出西境诸山,汇为河,绕玉泉而北。每当夜晚,凉风习习,澄光映带,常如月皎,至卜头山天灵桥与滹沱汇入海。古诗曰:“乌河灌平川,环流凡几曲。山城影在中,一片光明玉”。此景又名“乌川绕玉”,诗云:“溪光长不暝,入夜转分明。月色有时晦,川流到底清”。

马水溅珠

“马水”指牧马水(即今八龙汇河),在县东北下响罗之东崇山峻岭中。“水出山半,飞瀑垂帘,百丈直下”。水落到石上,水花四溅,犹如颗颗珍珠迸出,阳光照射,五彩缤纷。故有诗赞道:“马水从天落,垂帘如画图。飞流刚到地,百斛迸明珠”。

----------

来源:盂县发布、方志山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yy/115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