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星期一,六月初三,丁酉年 宜:嫁娶、出行、交易 忌:动土、安床、作灶 国内资讯1、兴业证券:反弹窗口延续拥抱“核心资产” 6月的流动性整体平稳(此前市场担心6月是流动性最为紧张的月份)、A股成功纳入MSCI、联储加息落地,短期不确定性逐渐消除后,反弹窗口将延续。成功纳入MSCI后,A股中的绩优龙头,不仅是中国的核心资产,也是世界的优质资产,将成为穿越周期的主线。风格难切换,业绩与估值匹配的“真成长”逐步走出独立行情。 2、任泽平:再通缩压力增加,债市配置价值凸显 方正任泽平报告称,地产回落出口复苏,经济稳中趋缓。需要重视下半年再通缩压力增加,油价大宗价格下跌、房价环比放缓、利率超调,年底CPI可能回落至1%附近,PPI可能回落至0附近,如果利率不降,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将大幅上升。经济名义增长率见顶是债券收益率见顶最为核心的信号,货币政策调整可能滞后。 3、海通宏观姜超:高基数效应显现,经济刺激后遗症 年全年的发电耗煤增速,其中1-5月都在负值区间,6月转而上升2%,7月以后就升至10%左右。和发电量的类似情况意味着,从7月开始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高基数效应。回顾过去10年的中国经济,类似现象反复出现。这其实就是经济刺激政策的后遗症,每一次的政策刺激都会带来经济增速的短期反弹。 4、“和谐号”升级为“复兴号”,周一京沪双向首发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目前该标准动车组有“CRAF”和“CRBF”两种型号。周一(6月26日),“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国际资讯1、并非看好加拿大楼市!巴菲特入股HCG后首次公开表态 6月21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同意以4亿加元(约合3.02亿美元)收购HCG38%的股份,并提供20亿加元(约合15亿美元)的信用额度。自那时起,HCG股票已上涨逾24%。 巴菲特接受多伦多环球邮报的采访时表示,“我看好加拿大,但看好一个国家并不代表同样看好它的楼市。” 2、法德联手筑欧盟轴心,“后脱欧时代”多国经济困局待解 欧盟27个成员国结束为期两天的首脑峰会,在布鲁塞尔就反恐、英国脱欧、难民危机及经济和贸易等问题进行讨论。法国和德国都对两国在欧洲建设轴心作用坚信不疑。两国首脑马克龙与默克尔在会上对“共同防务、移民、气候、反恐、商业保护”等重大问题观点一致。(一财) 3、美国国会议员们呼吁总统特朗普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施压印度总理莫迪 驴象两党致函特朗普,称应当在下周一(6月26日)会面时要求莫迪撤销针对美国贸易和投资的壁垒;此前与印度的高层次接触未能消除主要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也未能阻止印度实施新的相关措施。 4、卡兰尼克可能走不了了:上千Uber在职员工联名上书留人 据外媒报道,超过名Uber在职员工向公司的董事会发布了一封联名信,要求让刚刚离职的CEO卡兰尼克“重回运营岗位”。目前参与联名的员工数量达到了Uber全体员工(不包括司机)的近10%,且仍在不断增加中。(36氪) 财经证券股市1、股指上演V型反转,资金尾盘抢筹白马股 上周五国内:沪指收报.87点,涨0.33%,深成指收报.78点,涨0.99%,创业板收报.43点,涨0.50%,沪深指数收涨0.9%,上周累计涨3%;恒生指数收盘跌0.02%。 上周五日韩:日经指数收涨0.1%,韩国首尔综指收涨0.3%。 上周五美股:标普指数收涨3.82点,涨幅0.16%,道指收跌2.53点,跌幅0.01%,纳指收涨28.56点,涨幅0.46%,上周,标普指数累涨0.21%,道指累涨0.05%,纳指累涨1.84%。 上周五欧股:富时泛欧绩优指数收跌0.28%,欧洲STOXX指数收跌0.23%,周累跌0.25%。德国DAX30指数收跌0.47%,周累跌0.15%。法国CAC40指数收跌0.30%,周累涨0.05%。英国富时指数收跌0.20%,周累跌0.53%。 2、京东网易双双创收盘纪录新高,上周涨幅接近10% 中概股京东收涨3.92%,刷新收盘纪录高位至42.95美元,网易收涨2.59%,也刷新收盘纪录高位至.71美元,陌陌收涨1.05%,阿里巴巴收涨0.52%,报.01美元逼近6月21日所创收盘纪录高位.29美元,微博收涨0.18%,新浪收涨0.14%,百度则收跌0.64%。本周,京东累涨8.1%,网易累涨9.84%,陌陌累涨3.74%,阿里巴巴累涨2.6%,微博累跌1.73%,新浪累跌1.08%,百度累涨0.2%。 3、“末日博士”:美股恐怕至少会跌40% “末日博士”麦嘉华周五(6月23日)预计,美国股市此后可能会出现高达40%、甚至更大的跌幅,这意味着,以标普周五收盘点水平点来计算,今后恐深跌至点。麦嘉华指出,“FANG”(即Facebook、苹果、奈飞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出刺眼的看跌信号。 4、MSCI首席执行官:未来A股5%纳入因子或进一步提高 MSCI首席执行官表示,MSCI计划初始纳入只大盘A股。目前5%的纳入因子是综合考虑了投资原则的确定性、法规及监管等因素,若未来中国在这些方面加快完善步伐,MSCI或提高这一比例。如果沪港通和深港通扩容,MSCI也将作出相应调整。此外,还可能选择纳入只中盘股。他同时强调,这仍然取决于停牌监管、投资上限、法律法规限制等因素,MSCI也将进一步与交易所沟通争取更多数据授权。(上证报) 5、年中将近,股票质押融资现“钱紧”局面 临近年中,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资金面情况牵动着众多融资主体的神经。作为A股市场最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股票质押融资市场的价格从5月开始明显上涨,整体价格较两个月前涨逾50个基点,也有不少资金渠道价格涨超1个百分点。 而在年中间节点临近时,市场价格虽未再有明显上升,但融资人资金获取效率明显降低,一是银行体系资金整体放款节奏有所减慢,另外则是“6.30”时间节点前融资需求的集中出现。(证券时报e公司) 资管1、私募持仓A股市值逾两万亿,持仓规模超越社保基金 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日前表示,截至年底,私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仅次于公募基金、基金专户和保险,超过全国社保基金,跻身于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年末,全国社保基金组合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累计持有A股市值超过2.27万亿元。这也意味着私募基金持仓A股市值超过了两万亿元。(一财) 2、保监会收紧险企筹建审查将加强股东资金来源审查 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拟收紧对新筹建保险公司的各项审查,包括对股东资质、入股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方面。还提到,筹建期间股东不得转让或变相转让所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 3、中基协会长洪磊:私募登记备案并非获得“金融牌照” 洪磊表示,“市场也存在一种认识误区,认为登记备案是获得某种金融牌照的机会,且成本低廉,因此大量背景各异、没有明确展业目标的机构和个人纷纷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事实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包括一行三会等在内的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才可被称之为持牌机构。(21世纪经济报道) 4、中证报:货币基金规模上升再引监管江苏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