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平 7月12日,年嘉禾县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该县塘村镇举行。连日来,全县上下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持续推进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建设对我们嘉禾来说,不是多了一件事,而是引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嘉禾县科技和信息工业化局四级调研员刘洪平说。 科技改变生活,环境造福人类。参与嘉禾县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3年来,刘洪平始终相信科技的力量。他认为:“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找方法、寻路径。” 过去,陶家河(嘉禾段)受上游三十六湾矿山私采滥采等因素影响,大量选矿废石、尾砂致使河道淤塞,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毁坏,造成位于该河中段的观音山水库尾砂淤积,其厚度约7米。 当地最初采用物理的处置方式,即“捞上来,在别处挖坑填埋”。长远来看,尾砂只是搬了一个地方,日积月累依旧会造成新的污染,治标没有治本。 刘洪平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力量,进行科学治理。去年以来,他力促实施观音山水库及上游尾砂深度清淤科技示范项目落实。年12月,他带着观音山水库负责人来到湘潭大学,拜访环境与资源学院的许银教授及团队,就陶家河(嘉禾段)重金属治理难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他还利用自己在大学工作过的优势,5次拜访并邀请专家团队来嘉禾县实地调研,针对嘉禾存在的有关铸造产业污染治理利用、舂陵江嘉禾段综合治理和高值利用等课题展开研究。 “我们与湘潭大学合作的这个示范项目已经完成中试,最新的研究成果将投入示范。”刘洪平介绍,如今处理尾砂不是填埋而是再利用。尾砂经过多层分析化验,分离出部分有害物质,经稀释后的淤泥可用于制作护堤材料等。示范成果验收后准备打包上报国家水利部和国家生态环境部,请求支持解决整条陶家河(嘉禾段)重金属淤泥污染问题。 “这个示范项目我是抓得很紧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比如嘉禾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力,并为之创造出可复制的嘉禾经验和样板等。”刘洪平还提出,在治水上要利用智慧水利示范县的契机深度设计嘉禾智慧水利发展蓝图;构建城乡智慧供水一体化崭新格局;打通全县河、湖、沟、渠、厍等自然水系,实现彼此相连、相互贯通,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强化污水处理,保护好母亲河——钟水河;建设智慧水利的监管大屏,实现水利统一精准管理;在铸锻造产业发展上,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打造绿色、低碳、数字化的精铸之都。 “推进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这项工作,我认为既难也不难。不难,是因为国务院交给郴州的这个任务,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难,就难在要把这个正确的事一直做下去,深度谋划,理性谋划,持续摸索,创造样板。作为嘉禾人,不管以任何方式参与,我都会坚持到底。”刘洪平说。 编辑:黄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