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www.bdfyy999.com/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曾玺凡通讯员李亚夫李超“哇,飞得好高!”10月26日,嘉禾县行廊镇中心学校的操场上,一名少年将手中的橡皮筋动力滑翔机成功放飞,引得周围师生发出阵阵惊呼。少年名叫曾子瑞,来自该校五年级()班,这是他参加科创活动的第二年,滑翔机载着他的蓝天梦。▲行廊镇中心学校学生放飞滑翔机近年来,嘉禾县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县内各级各类学校先后组建科创校队,培养科技辅导员,大力发展科创教育,越来越多像曾子瑞一样的“种子选手”在这里萌发。文家学校地处嘉禾县城乡接合部,既没有深厚的科创底蕴,也没有优质的科创师资,为何三年来有百余名师生屡登省、市级科创大赛领奖台,并探索出了一条“科创与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特色之路?“学校将‘科技兴校’列为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将科技创新教育有机融入学校发展蓝图,科学布局科创教育,”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雄辉告诉记者,三年前,学校通过承办“中国流动科技馆嘉禾巡展”,让全校师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究热情迅速提升,科创教育也由此开启。作为该校科创中心主任,李志华见证了全校乃至全县科创教育的发展。年11月,他指导创建了全县首支科技校队,在零基础的情况下边学边教,带领学生朝着“TT迷宫挑战赛”项目进发。“这批队员是我从Scratch3.0兴趣班中精心挑选而来,训练过程中,他们有浓厚的学习热情,对科技知识充满渴求的眼神,令我很是感动。”李志华带领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从最初的摸索到操控技术的娴熟,队员们不断实现飞跃。年5月,文家学校派出8支科技队代表县科协参加郴州市“少年硅谷”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队员们共斩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不仅是本校科创教育成果的进一步夯实,文家学校还推动着嘉禾县科创教育的发展。年,学校积极谋划全国“红心向党·匠心育人”科技模型及人工智能(湖南站)竞赛活动,通过制定方案、部门协同联动和开展赛前培训等多种方式,带动嘉禾县10所学校余名学生参赛。至年,参赛规模达24所学校余名学生。如雨后春笋,在文家学校露出尖尖角后,嘉禾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通过科创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像水火箭、人工智能编程等项目,都会运用到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你们的兴趣爱好是与学业相辅相成的。”年,嘉禾县第五中学物理教师王功圣组建了校科技兴趣小组,并鼓励组内成员大胆探索科技的魅力。加入兴趣小组一年后,原本理科较弱的高二学生胡润婷有了新变化,不仅自我要求更加严格,进取心也比以前更强了。“我们外出比赛耽搁下的课程,她会在回校后第一时间自学补习,从不用老师操心。”王功圣说道。而在钟水九年制学校,校长王卫清以“让更多学生接触了解科创活动”为出发点,在农村学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城区优质校科创教育经费投入的十分之一,实现了全校四分之一学生的科创普及。“每年近元的投入都用在了模型购置上,我们的科技辅导员还自制无人机比赛模拟赛道,这些实打实的付出也让学校两年前仅有40人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在今年有近百人选拔加入。”王卫清说。年,该校参加全县青少年科技体育模型教育竞赛,在5个项目中获得4个一等奖。同样是面临场地、经费等先天不足,行廊镇中心学校将科创课程带入课后服务社团,并支持5名科技辅导员建立自己的科创工作室,积极探索出一条农村学校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发展路径。“‘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立足学校实际,坚持校内校外联动、课内课后协同,科普宣教提质、科技创新增效,在体育模型教育竞赛及机器人工智能竞赛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嘉禾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雷牛俊说,仅年,该县体育模型教育竞赛及机器人人工智能项目在国家、省、市各项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6个,个人单项奖余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yy/149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