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m.39.net/pf/a_5123406.html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著名鉴定家萧平先生,对金农《墨梅图》、郑板桥《行书》作全面详细解读。世传金农五十岁才开始作画,六十余岁便执扬州画坛牛耳,真神人也。在他的笔下,闲花野草、苦竹老梅、山僧古庙、狡兔瘦马,无一不能入画。用笔无今无古、造型稚拙可爱,构图更是别出心裁往往出人意料,再搭配上他独创的“漆书”书法,意境古雅幽远,有一种天真烂漫的别趣,时人虽以“怪”目之,但颇受文人的爱重,片纸奉为瑰宝,故此身后声名大噪士林,成为数百年来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件《墨梅图》,画于乾隆己卯(年),当时金农已七十三岁。画面作瘦梅盘曲而上,间有斜枝掩映穿插,以细笔圈梅萼点蕊,姿态多方,是他极为擅长的手法。晚年作画,已不似早前那样较真,动辄繁枝密萼铺天盖地而来,只觉疏淡简远,一派平和天真的气象。 1 2 出版物 Lot 金农(~) 墨梅图 水墨纸本立轴 己卯()年作 题识:世传扬补之画梅得繁花如簇之妙,徽宗题曰:“邨梅”。丁野堂画梅,理宗爱之,野堂遂有江路野梅之对,二老皆蒙两朝宸赏,而品目之千古,艺林侈为美谈,今余亦作横枝疏影之态,何由入九重而供御览也,画毕戏言。奉寄榖原比部先生一笑,己卯冬日,七十三翁杭郡金农记。钤印:金氏寿门 朱休度题:“比部集”有索金寿门画梅绝句云:占断西湖世外春,只教一鹤伴间身。人间无笔能图耴,还乞林逋自写真。乃乾隆戊寅作,踰年山人画以报,即此幅也。越辛巳(年),比部没。再阅辛丑(年)比部嗣君秋塍要余与曹种梅、蒋春雨饮,出此同观,别有山人为比部画梅花灯八扇,时值上元,张灯相品玩,余为赋灯词七首,有:“冬心旧笔生春色,疑是相思一夜开”之句,且劝秋塍撷灯幅装为册。今三人皆下世。闻灯画册子已为杭人购去。廉儿忽从他处获此,惘惘然对画如对故人,而余齿且及山人作画之年矣。余往见山人写梅,多乱插繁花,此老笔较疏澹可贵,儿能珍之。纸上花不随人谢也。嘉庆甲子(年),金陀七十三翁朱休度书。钤印:梓庐收藏印:朱声廉印 出版及著录: 《冬心先生题画记》,潘氏桐西书屋刊本,清同治壬申()年。 《冬心先生杂画题记》归安凌霞所藏旧抄本。 《冬心先生杂著》,当归草堂刊本,清光绪戊寅()年。 《美术丛书后十集》(第一集)井上清秀发行,东京光明社刊印,日本大正七年(年)。 《美术丛书》第三集(第二册),上海神州国光社印行,黄宾虹、邓实主编,民国九年(年)。 《百梅集》下册,商务印书馆印行,陈叔通藏品,民国十六年(年)珂罗版。 《支那南画大成》第三卷第页,日本兴文社发行,昭和十年(年)。 《扬州八家丛话》第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冬心先生题画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美术丛书》(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年。 《中国书画名家印鉴款识》第页,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朵云》中国绘画研究季刊,年第二期第8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年。 《扬州八怪现存画目》第页,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扬州八怪诗文集》第页,江苏美术出版社,年。 《冬心先生题画记》第34页,台湾学海出版社,年。 《南画大成》第二册,广陵书社出版,年。 《丹青纵横》扬州画派特展图录,时间博物馆出版,年。 《金农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41cm RMB:6,,-8,, 上款人王又曾(——) 右上方用招牌式的“漆书”题识,稚拙可喜又能浑朴老辣,画赠“谷原比部”,此人,颇有来头。 谷原先生名王又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六年辛未()帝南巡,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甲戌()成进士,官礼部主事,后改任刑部。他擅长讽咏,是与袁枚、厉鄂等人齐名的大诗人,有浙西六大家之誉。清代将刑部俗称为比部,因王又曾时任刑部主事,故金农称其为“谷原比部”。 局部图 一人在朝,一人在野,这种突破了阶级壁垒的交谊是可贵而美好的。君居庙堂,我在泥途,金农在荒村古庙摇曳落笔之时,夹杂着鸡鸣犬吠,皓首苍颜依然流露出一丝期许,胸中涌动着不平,且看画中这段题识: 世传扬补之画梅得繁花如簇之妙,徽宗题曰邨梅。丁野堂画梅,理宗爱之,野堂遂有江路野梅之对。二老皆蒙两朝睿赏而品目之,千古艺林侈为美谈。今余亦作横枝疏影之态,何由入九重而供御览也!画毕戏言,奉寄谷原比部先生一笑。己卯冬日七十三翁杭郡金农记。 一段借古讽今用得纯熟,同样是画梅老手,一样的繁花如簇,为何我就得不到圣眷恩荣?九重城阙之上,真的不配拥有姓名吗?这个问题看似戏言,实则字字扎心,王又曾无法回答,也无法将这横枝疏影,呈贡御览,得到这件画作的第二年就致仕南归,终老林下。乾隆天子的青眼终究也没落在这位潦倒老画师身上,四年之后,金农贫病交加,在古寺中怆然离世,只留下这满纸清芬,供后人仰鼻。 局部图 故事本应到此就结束了,远远没有。王又曾身后萧条,他的儿子王秋塍将此作释出,被一个叫朱声廉的人购得,声廉携画还家,供父亲赏玩,老先生展画定睛,拍案而起,“这件东西,老子见过!”这位老人,名叫朱休度(——)字介裴,号梓庐,浙江秀水人。乾隆十八年(公元一七五三年)举人,官嵊县训导,历迁山西广灵县知县,多善政,晚年归乡,主讲剡川书院。清史稿中评价他博闻通识,尤深於诗。 他在画作的左上方题写长跋: 《比部集》有索金寿门画梅绝句云:占断西湖世外春,只教一鹤伴闲身。人间无笔能图取,还乞林逋自写真。乃乾隆戊寅作,逾年山人画以报,即此幅也。越辛巳,比部没,再阅辛丑,比部嗣君秋塍要余与曹种梅、蒋春雨饮,出此同观,别有山人为比部画梅花灯八扇。值上元,张灯相品玩,余为赋灯词七首,有“冬心旧笔生春色,疑是相思一夜开”之句,且劝秋塍撷灯幅装为册。今三人皆下世,闻灯画册子已为杭人购去。廉儿忽从他处获此,惘惘然对画如对故人,而余齿且及山人作画之年矣!余往见山人写梅,多乱插繁枝,此老笔较疏淡可贵,儿能珍之,纸上花不随人谢也。嘉庆甲子金陀里七十三翁朱休度书。” 原来朱休度与王家是两代世交,对此作原委颇为熟知,王又曾作诗向金农索画,金农以此作为报。笔者于《王又曾集》中访得此诗,“还乞林逋自写真”一句,将金农比作北宋“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极高的赞誉。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真是从骨子里透出风雅,连要东西都如此有格调。欣赏古画,悦目赏心之余,总有诸多巧合给人以不期而遇的惊喜,这种巧合,只能用缘分来解释。朱休度题跋之年,也是七十三岁,天意乎? 陈叔通(—) 名敬第,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浙江杭州人。清末翰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 时间来到风雨飘摇的清末民初,这件《墨梅图》几经辗转,收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先生囊箧。先生爱梅成癖,青壮年时即继承父志,倾力收集明清名家画梅精作,并以百幅为目标,终于民国十六年集成,由商务印书馆以珂罗版印制《百梅集》,分上下册刊行,实则多达一百四十余幅,同代文苑名宿如陈散原、朱祖谋、袁思亮等皆有诗文品赞,一时蔚为大观。而叔通先生则以“百梅书屋”颜其居,啸歌吟赏于暗香浮动之间,金农《墨梅图》也与其它名作一起收录于百梅集中。建国后,陈叔通先生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出任各种要职,直至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样是经历三朝的名士,金农的命运与之相较,不禁令人唏嘘。古物有灵,历劫不磨,时至今日依然令我们有亲炙的机会,天意乎?人力乎?其实全赖那几代读书人倾力宝藏的功劳。他们爱慕金农笔下的傲雪挺拔,更悉心珍护着作品背后的笔墨情缘,如丝如缕,延绵不绝。正如朱休度在题跋中所说,纸上之花,不随人凋谢····真好。 Lot 郑板桥(~) 行书 纸本立轴 题识:板桥居士郑燮。 钤印:乾隆东封书画史、丙辰进士、郑板桥(此印参见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下册P,第35号印,文物出版社,年,12月。) 萧平边跋:板桥居士郑燮扬州八怪中名最著者,此其所书六分半书大轴真迹,所谓六分半书指八分书参以行草大小,差参如乱石之铺街也,品之有趣,己亥仲夏萧平识。 钤印:萧平 释文: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王礼州邕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仭峰。李御史舟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走窦。御史冀云: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P,保利艺术博物馆。 ×cm RMB:1,,-1,, 上海嘉禾年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 年9月5日 09:00-18:00 年9月6日 09:00-16:00 |拍卖时间、地点| 年9月6日20:00 A厅(三楼大宴会厅)↓↓↓《海派大师》太仓一粟-朱屺瞻作品专场 风流今见-陆俨少作品专场 烟江秋兰-谢稚柳陈佩秋作品专场 大石风范-唐云作品专场 三釜四溢-程十发作品专场 《文治风华》-纪念宋文治大师诞辰周年作品专场 《禾风》-中国书画夜场 海派巨擘-一代宗师吴昌硕作品专场 9月7日10:00 A厅(三楼大宴会厅) ↓↓↓ 《明清忆韵》-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专场 妙拟神仙-蒲华作品专场 《书如鸿鹄》-中国近现代名人书法专场 《嘉禾汇爱》-慈善义拍 《四海集珍》 翰墨寄情-同一上款及同一藏家友情提供作品专题 仁者谦光-启功大师作品专题 闳约深美-上海美专名人作品专题 艺苑集萃-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专场 9月7日10:00 B厅(三楼琥珀厅) ↓↓↓ 《珍瓷雅玩》-瓷器、翡翠、紫砂、陈茶、 老酒专场 《壶中天地》-卷云集紫砂茶道具专场 《清可养心》-宋聘号·大丽茶专场 |展拍地点| 上海静安洲际酒店三楼大宴会厅、三楼琥珀厅、二楼钻石厅 (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号) END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上海嘉禾的支持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