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花事不再繁华,但草木葱茏、绿树渐荫,鸟雀飞鸣于枝间,伴着晴雨好风。此时,地上的桑林绿叶开始涨大,田野里一望无际的大小麦正昂着青青结实的穗头,千万颗油菜籽荚伸出纤纤绿色的手指,向你微笑招手,欣欣然告诉你,小满节气来临了。小满之名,来自农作物的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俗谚云:“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庄稼在和风细雨中拔节成长,丰收在望。将满未满之时满怀憧憬,实在是美好时刻。 “四月猗猗陌上桑,家家妇女尽携筐。农家桑月亲邻断,闲煞村头光棍郎。”海盐平民诗人朱南田描写出四月小满时节正是农村桑肥“看蚕”大忙的美好时光。四月,又称为蚕月,来到农家看蚕的蚕房,透过门框绷挂的纱门,只见蚕房已经过严格的消毒,几只蚕架,几只蚕匾,各就各位,蚕娘穿着简朴干净的衣服,正用蚕掸轻轻扫着匾里的蚕蚁,然后把切碎了的桑叶丝轻轻撒在上面……看蚕辰光,农村有禁止生人出入蚕房之习,否则,认为会冲蚕带来晦气,破坏养蚕气氛,使蚕茧歉收。又忌喧闹,马绪《养蚕词》道:“蚕月人家忌叫嚣,叮咛小女莫吹箫。采桑欲结宵来伴,默向门前举手招。”
看蚕真是忙,蚕有头眠、二眠、三眠、大眠,蚕熟上蔟,全在小满时节,而且蚕随眠生长快,吃叶猛,蚕娘不时要饲养蚕,往往是“扛起脚来做也来勿及”,日做夜做,而且要采大量的叶,又要防止蚕病,其身体消耗程度可想而知。有时遇突发桑叶不够,更是焦虑。所以蚕忙时节大都全家上阵,匆匆粥饭,剪桑采叶,蚕娘则喂叶不停,整理叶梗蚕沙,每天仅睡三四小时。看蚕虽然辛苦,但“蔟头茧熟细估量,足抵农家半岁粮”,即看蚕的收入可占全年收入近半,使得农家十分重视,咬牙也要坚持看好。现在随着农村的多种经营收入,农民富裕,看蚕已不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看蚕作为杭嘉湖地区源远流长的农事生产,关系着农民切身的生存利益,因而产生了美好愿望的蚕俗。小满时节相传为蚕神诞辰,江南栽桑养蚕一带,往往举行祭祀蚕神的活动。东晋干宝在《搜神记》里记载了“蚕为女子,裹马皮所化……”这个最古老的蚕的神话,海盐民间称蚕神为“马头娘”。何岳令《马头娘》诗记叙了海盐蚕农祭祀蚕神习俗:“马头娘,佑我蚕织不可量。年年红烛白檀香,享我薄少厚我偿。去年岁将卒,祀娘罗酒浆,愿娘助我一月忙。”但蚕三眠之后又要做蚕圆(俗呼茧圆)谢蚕神,黄燮清有诗曰:“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到现代,为了省力,提前至清明节,在清明青、白团子上顶一颗小团子,形似茧子,青的代表桑叶,白的代表茧子,意味蚕吃的是青桑叶,吐的却是银白的蚕丝,意为“吃青还白”,将这作为祭蚕神的供品,至今流行。 小满时节蚕茧已经结成,准备采茧缫丝,为祈求蚕神保佑蚕桑丰收,农村中还流行“做蚕戏”,也叫“唱蚕花戏”。一般以村落为单位,集资请戏班来村专场演出,旧时大多以皮影或木偶戏为主。村坊男女老少,集聚戏台前,全神观赏,不时喝彩,热闹开心。观后将戏班送的绵纸和灯草,拿回蚕房贴匾放室,以保蚕事平安丰收。此种演“小满戏”,近年来在杭嘉湖渐渐恢复。 (摘自嘉兴故事,作者:袁振培)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zx.com/jhxyy/6177.html |